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科技 > 正文

中移动多省大裁员 难解的“人力结构”矛盾

山东菏泽移动前员工张锐(化名)正在等一笔“据说会在8月底发放”的裁员补偿款。“已经等了1个多月。”张锐说:“我们市还有400多被裁职工都在等这笔钱,再不给,我们就起诉。”2014年6月25日科技新闻网,为菏泽移动打工7年的张锐突然接到菏泽移动公司的裁员通知,7月10日,张锐不得不在解约合同上签…

山东菏泽移动前员工张锐(化名)正在等一笔“据说会在8月底发放”的裁员补偿款。“已经等了1个多月。”张锐说:“我们市还有400多被裁职工都在等这笔钱,再不给,我们就起诉。”




2014年6月25日科技新闻网,为菏泽移动打工7年的张锐突然接到菏泽移动公司的裁员通知,7月10日,张锐不得不在解约合同上签字,结束了自己的移动生涯,没有得到任何补偿。“整个菏泽移动有相同遭遇的人约为400,我是这批人里最早进入移动的。”张锐表示:“没有提前通知、强制裁员、没有补偿,我们集体去抗议,但没有效果。”

菏泽移动并不承认裁员的说法:“你们是华博的人,不是移动的,是华博裁的你们。”

张锐回忆:“2011年,移动公司以交社保的名义,忽悠我们跟‘华博’公司签了一份协议。签了该协议之后,我们还是在移动上班、做原来的工作、在移动领工资。包括最后解约合同,也是移动公司领导到我家里强制我签的。”

张锐无奈表示:“为什么我们都成了华博的员工,我们甚至都不知道它是做什么的。”

多位被裁员工表示:“移动把裁员的责任名正言顺地推到了华博头上,投诉、抗议都石沉大海。”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枣庄、泰安等多地移动公司。据了解,山东移动所辖17个市级移动公司都背负了数百名的“裁员”指标。

裁员主要对象为劳务工

山东移动是中移动集团多年以来的用户增长冠军,以客户规模论,为中移动第二大省公司。但正是这个领跑者,拉开了中国通信运营商的裁员序幕。

“今年6月份在全省实施裁员战略”,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省公司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确认:“总裁员规模超过了6000人。”

“市公司人员分为三类,合同工、劳务派遣、临时工,这次裁员主要是劳务派遣、临时工。”一位滨州移动劳务工说:“省公司要求压缩劳务工比例,我们这些没被裁掉的,工资压缩了很多,已经有人主动离职了。”

山东移动省公司的“压缩劳务工比例”的要求,来自于中国移动集团。一份中国移动近期内部资料显示,“公司目前劳务派遣人员占比为62%。集团公司将落实《劳动合同法》、推动劳动用工结构调整问题,总的目标是实现用工总量零增长或负增长;劳务派遣用工占比年底前下降到50%以下,2015年底前下降到10%以下。难度相当大。”

据了解,根据人社部最新《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用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单位用工总量的10%,超过这一比例的用工单位要在2016年2月底之前逐步降至10%以下。”按照这一要求,中国移动总用工数约57万,在2015年底之前,需要对近30万劳务工进行职位调整。

山东移动裁员正是因此而起。除山东移动之外,多数省公司也在启动裁员计划。山西移动在今年3月份已启动首次裁员,第二批裁员正在进行中,一位不愿具名的忻州移动人士说:“两次裁员数加起来可能跟山东规模差不多,不过我们有补偿,而且主动离职补偿双份。”据了解,湖南、福建、黑龙江等地移动公司也处于裁员进行时。

此外,与中国移动人力结构类似的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也有相应的裁员计划。有江西电信人士爆料:“江西电信将在未来通过裁员、内退、内部创业等方式优化1/3员工。”同时,天津联通一位管理层也表示:“集团已经向各省下发新的裁员考核,把人力优化作为重点。”

人力结构改革

继2002年以来,这是中国通信运营商首次释放出大规模裁员的信号。但在国际上,运营商裁员案例早已屡见不鲜。

由于遭遇竞争激烈、OTT替代效应加深、普及率饱和等危机,运营商收入增速放缓、利润下滑,受此影响的国际运营商都先后启动过大规模裁员计划。

2008年,AT&T宣布裁掉1.2万个职位,由此拉开了电信业裁员大潮。其后,国际运营商陆续裁员并于2012年进入高峰期。

2012年,西班牙电信计划裁员6500人,法国运营商BouyguesTelecom计划裁员5.7%,沃达丰(33.54,0.11,0.33%)则同时在英国、澳大利亚、德国、西班牙等地裁员总计数千人,德国电信启动了长达三年的裁员计划,大量裁撤海外员工以及管理人员。即便全球最大的运营商Verizon,2012年也裁员近2000人。

“中国三大运营商人员都超过50万,但跟我们同等体量的AT&T只有20万人,全球最大的运营商Verizon员工还没有20万。更不用说市值相当的BAT平均人员只有2.4万。”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笑称:“哪怕裁掉1/3的人,我们仍能照常运作,而且能轻装上阵。”

事实是,三大运营商确实陆续启动了“减员增效”的改革战略。

以中国电信为例,2013年中国电信启动“划小合算单元”改革,要求各部门以业务成立最小经营单元,部门成员打破现有职位,重新向经营单位竞聘上岗。“由于市场化竞聘,所以真实需要的人数少于总成员数,一部分人会处于失业状态。”前述江西电信人士称:“这部分人会以内退、裁员、鼓励内部创业的形式予以优化。”

中国联通则在2013年开始执行“人岗匹配”制度。“公司在部门根据业务需求设立岗位,部门员工重新按照岗位竞聘,岗位数少于员工总数。”一河南联通人士称:“目前省公司已经执行改革,一些没竞聘成功的正式工已经内退。今年年底全省各市公司都要完成改革。”他说,河南联通2013年收入180亿,员工4万人,但河南移动收入300亿,员工2万,“一半的收入养别人两倍的人,不裁怎么行?”

中国移动也在通过关闭乡镇营业厅、实施业务外包等方式减少用工总额。

此外最新科技新闻,随着铁塔公司的成立,网业分离的缓慢推进,三大运营商都需要一次裁员来减轻自己的“包袱”,这或许能帮助运营商改善日益艰难的生存环境。

难解的“人力结构矛盾”

“虽然都需要裁员,但真不应拿劳务工开刀啊。”前述天津联通管理层人士称:“运营商的劳务派遣人员主要分布在营业厅、社区销售,是我们贡献收入的一线人员。”

他表示,在近几年的营业厅改革、社会渠道改革的转型中,一线的劳务工始终处于市场化改革的最前线,已经成为天津联通“最贴近市场、最有工作效率、最有活力”的人,“而且,劳务工普遍很年轻,是我们的新鲜血液。如果把他们裁了,谁去跑业务?”

“事实上,我们现在缺少劳务工。周六、周日,营业厅都排长队,根本忙不过来。”该联通人士表示:“相反,内部的正式工、管理层仍然低效率状态,长期不到岗、闲职者很多。最合适的办法是优化这些体制内员工,把绩优劳务工转正,这样能减少劳务工的比例。但被裁的不该裁,该裁的裁不掉,这太难了。”

这种人力结构矛盾或许是大多数传统企业的通病。今年6月,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曾公开表示:“今年,海尔会裁员1万人,主要是中间管理层。”

“人力结构矛盾已经严重制约运营商当前的战略转型,这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相比较而言,OTT冲击只是不重要的外部竞争。”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一位专家举例,此前西班牙电信曾宣布成立数字化部门实行互联网转型,但该战略尚未启动就夭折了。其根本原因就是缺少互联网人才,以及管理层的权利纷争。

而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人力结构矛盾还在持续放大。“一方面,被体制舒服的管理层愈发拥挤,另一方面没有合理的晋升机制、激励机制,我们根本留不住年轻人才。”该广州研究院专家表示:“这才是我们在人员调整时真正需要面对的问题。”



(科技责编:赵雅敏 )
标签:中移动裁员 科技新闻网 最新科技新闻 2014年08月20日 08:26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