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科技 > 正文

3D打印去年产值20亿 实现回报尚需时间

“3D打印技术是一种全新的制造技术,是对传统制造技术有益的补充,而不是要全面替代传统制造技术。”5月6日,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罗军表示。“3D打印技术不是什么都能做,3D打印技术未来一定要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他表示,未来3~5年将是一个很大的契机,预计3年后产值能达到100亿元。此…

“3D打印技术是一种全新的制造技术,是对传统制造技术有益的补充,而不是要全面替代传统制造技术。”5月6日,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罗军表示。“3D打印技术不是什么都能做,3D打印技术未来一定要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他表示,未来3~5年将是一个很大的契机,预计3年后产值能达到100亿元。




此外,科技今日焦点罗军表示,3D打印在工业、生物医学、文化创意领域的应用,今后至少是上万亿级的市场,而且还将带动材料、软件、教育培训等庞大的产业集群发展。

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的数据显示,2012年国内3D打印产值接近10亿元,2013年,达到20亿元,预计2014年这一数字将为40亿~50亿元,而3年后产值将达100亿元。

对于项目回报,罗军表示,目前,3D打印还处于起步阶段,要真正实现回报,还需5~10年。

罗军表示,在国内,大多数目光还紧紧停留在桌面级3D打印机,严格意义上说,桌面级3D打印机的科普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未来3D打印最核心的技术主要集中在工业级和生物医学级领域。

罗军称,大致看来,目前3D打印在文化创意、工业、生物医疗、建筑等领域的市场分别为30%、35%、30%、5%。

不过,目前国内的3D打印产业依然处于“小而散”的状态,缺乏绝对的龙头企业和龙头人物引领,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没有打开应用市场。原因在于,首先,3D打印技术本身不是一项替代性很强的技术,没有找准市场定位;其次,3D打印技术不是万能的;第三,“小而散”的行业格局,不利于新兴技术发展。

罗军称,由于3D打印技术不是一项替代性很强的技术,加之3D打印行业普遍存在“小而散”的不利结局,导致用户观望的多,深度了解的少。要有效打开应用市场,除了科普教育外,还需要搭建公共性应用服务平台,促进企业抱团发展、集聚发展。



(科技责编:赵雅敏 )
标签:3D打印技术 生物医学领域 科技今日焦点 2014年05月08日 08:51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