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科技 > 正文

阿里巴巴集团提交IPO招股书

阿里巴巴集团周二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首次公开招股)招股书。招股书显示,阿里巴巴集团计划通过此次交易筹集10亿美元资金,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或纳斯达克全球市场挂牌,股票交易代码尚未确定。华尔街分析师指出,阿里巴巴集团IPO招股书中的筹资金额只是名义上的数字,一旦开始定价则肯…

阿里巴巴集团周二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首次公开招股)招股书。招股书显示,阿里巴巴集团计划通过此次交易筹集10亿美元资金,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或纳斯达克全球市场挂牌,股票交易代码尚未确定。

华尔街分析师指出,阿里巴巴集团IPO招股书中的筹资金额只是名义上的数字,一旦开始定价则肯定将会提高。分析师预测,阿里巴巴集团的筹资额将在150亿美元到200亿美元之间。

数据要点:

1、2013年中国零售平台交易2460亿美元

招股书显示,阿里巴巴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涵盖零售与批发贸易两大领域。淘宝、天猫与聚划算,构成“中国零售平台”;阿里巴巴国际站和1688.com,分别是国际与国内批发贸易平台;速卖通是阿里旗下的国际零售平台。

截至2013年底,淘宝和天猫的活跃买家数超过2.31亿,活跃的卖家数大约为800万。

2013年,“中国零售平台”的交易总额(GMV)达到15420亿元,约合2480亿美元。这一规模,远超eBay和亚马逊,成为全球第一。

2013年,大约有113亿笔的交易在阿里巴巴旗下的“中国零售平台”达成,平均每个买家购买了49笔,每一笔的成交额约136元。

这一平台占据了中国网络零售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2013年,淘宝和天猫共产生了50亿个包裹,占中国当年包裹总量的54%。

2营收保持50%-60%增长

阿里巴巴的平台生态模式,决定了其收入与盈利主要与平台交易额的增长密切相关。过去几年,阿里集团的收入和盈利与平台成交额(GMV)走出了几乎一致的增长曲线。

2012年,阿里的平台交易额和收入的增幅最高达80%。目前,增幅已依然在50%-60%的区间高速增长。

另外,季度之间的财务波动曲线也很明显。因为消费的季节因素显著。通常,第四季度为当年的最高峰。淘宝和天猫在第四季度举行大型促销活动,卖家也会把大量的营销预算安排在第四季度。从阿里集团的增长曲线看,上一年的峰值,大致就是下一年的常态。

未来几年,中国的在线零售市场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目前,在线零售占中国总零售市场的份额仅为7.9%。艾瑞咨询预计,到2016年,中国在线零售市场的普及率将达到11.5%,规模达3.79万亿元。这意味着从2013年至2016年,年复合增长率为27.2%。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和天猫平台,占据中国网购市场的绝对领先地位,预期增速将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2013年移动交易额2320亿元

招股书显示,2013年12月,共有1.36亿的活跃用户通过移动端访问了淘宝、天猫和聚划算等平台。2013年全年,阿里的移动端商品交易额达到2320亿元,占平台总交易额的15%。

最新科技资讯公布的数据,2013年,阿里在移动成交额的交易额占中国移动端电子商务总交易额的76.2%。

手机淘宝是最大的移动电子商务平台。2014年2月份,中国市场月活跃用户数前五名的应用中,手机淘宝、支付宝钱包和UCWeb手机浏览器占据其三。阿里巴巴系UCWeb的控股公司66%的股份。

4、淘宝及天猫活跃卖家2.31亿

2013年,淘宝和天猫平台的活跃卖家数有2.31亿,平均每个活跃买家购买49单。2012年,活跃买家数量约1.60亿,平均购买为36单。2011年的平均购买为33单。

5、阿里巴巴净利润达45%

据招股书披露,2013年的2-4季度,阿里集团的收入为404.73亿元,运营利润达207.38亿元,运营利润率约51.2%;净利润177.42亿元,净利润率达43.8%。

阿里巴巴集团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向卖家提供的互联网营销服务和从交易额中抽取的佣金。淘宝通过售卖展示广告、搜索关键词竞价等获得收入,天猫商城、聚划算和速卖通则从商家的成交额中抽取佣金和收取技术服务费,1688和阿里巴巴国际站通过收取会员费和提供互联网营销服务获得收入。

阿里巴巴本身并不直接售卖商品,也没有库存。纯粹的平台模式下,毛利率水平一直很高。2009年以来,阿里集团毛利率一直在70%上下浮动,最低66%,最高78%。

而且,随着平台交易额的放大,阿里巴巴的收入规模亦水涨船高,相应的成本和费用占比快速下降,运营利润率和净利润率则迅速攀升。从2010财年(2009年4月1日-2010年3月31日)至今,阿里集团的运营利润率从-13.1%上升到了51.2%,净利润率从-7.5%上升至43.8%。

注:2012年Q3,阿里巴巴集团一次性向雅虎集团支付“技术与知识产权授权协议”补偿款5.5亿美元,导致亏损。调整后的净利润率为25.8%。

6、据招股书披露,2013年,阿里金融服务的贷款对象超过34.2万个。截至2013年底,阿里小贷的贷款余额为约126亿元。

7、截至2013年12月31日,阿里巴巴集团拥有的现金及短期投资约为78.76亿美元。

持股结构:

招股书还披露了阿里巴巴集团的持股状况:

日本软银集团持股797,742,980股,占比34.4%;

雅虎持股523,565,416股,占比22.6%;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持有206,100,673股,占比8.9%;

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蔡崇信持有83,499,896股,占比3.6%。

招股书摘要:

我们的使命:

我们的使命是让人们能在任何地方轻松做生意。

我们的创始人开创这家公司,是为了声援那些小企业。我们相信,互联网将可令小企业利用创新和技术来取得增长,更加有效地在本国和全球经济中展开竞争,从而为其提供公平的竞技场。我们的决策以服务于长期使命为指导原则,而非追求短期利益。

我们的业务:

据行业消息称,按2013年的总商品交易量计算,我们是全球最大的在线和移动商务公司。我们运营下的生态系统是为第三方提供的平台,并不鼓励直接销售、与我们的商家之间展开竞争或保有库存。

我们运营着淘宝商城,按总商品交易量计算,这是中国最大的在线购物网站;天猫网,按总商品交易量计算,这是中国最大的第三方品牌和零售商平台;聚划算,按月度活跃用户人数计算是中国最流行的团购市场,所有这些数据均为2013年的数据,由艾瑞咨询提供。这三大市场构成了我们的中国零售市场业务,在截至2013年12月31日的12个月中创造了人民币1.542万亿元(约合2480亿美元)的总商品交易量,活跃卖家总数达到了2.31亿,活跃卖家总数达到了800万。很大一部分客户都已经开始在我们的移动平台上进行交易,我们现在正把重点放在抓住这个机会上。

在截至2013年12月31日的3个月中,移动商品交易量在我们的总商品交易量中所占比例为19.7%,高于去年同期的7.4%。

在截至2013年12月31日的9个月中,这三大零售市场在我们的营收中所占比例为82.7%。除了这些零售市场以外,我们还运营着阿里巴巴网站,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按2013年营收计算这是中国最大的在线批发市场;中国批发市场1688.com;阿里速卖通(AliExpress)全球消费者交易平台;此外还提供云计算服务。

市场机会

--我们的业务得益于中国消费者不断增长的消费能力。英国市场调研公司EuromonitorInternational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的实际消费额仅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36.5%,这一数字比其他国家低很多,比如美国达到了66.8%。我们认为,消费的增长将驱动在线和移动商务的发展。

--中国的网购人群渗透率较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达6.18亿人,居世界首位;2013年,中国网购用户达3.02亿人。我们认为,网购人数会增长,其驱动力既包括网民的增长,也包括网购人群在网民中占比的提高。

--我们认为,消费者正在扩大网购商品和服务的种类,这将进一步增加在线和移动商务行为。

--我们认为,移动设备使用量的增加,将让上网更加便捷,推升网购用户的参与度,并促使新的应用诞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中国手机网民达5亿人,居世界首位;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用户量还将继续增长。

--中国线下零售市场面临重大挑战,产品种类受限,商品品质不稳定。这一问题在一线和二线城市尤其严重,导致消费者向在线和移动商务转移。

--中国拥有一套日益扩大、快速改进的物流基础设施,包括全国、区域和本地范围的送达服务。我们认为,中国分布式物流基础设施和全国范围的快递网络的快速发展,部分得益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它将继续为电商消费者和商家提供支持。

整体上,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13年电商占中国消费总额的7.9%;2013至2016年,电商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到27.2%。





    小编今日为您推荐话题太原公司注册,想了解太原公司注册的流程和费用相关事宜吗,请点击“太原公司注册”,每天更多精彩等待您!


(科技责编:彭丹丹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