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科技 > 正文

诈骗软件冲上排行榜首揭开Android应用审核乱象

一款名为VirusShield(病毒护盾)的“手机安全应用”,让谷歌官方应用商店GooglePlay遭遇尴尬,也揭开了Android应用审核乱象的冰山一角。这款应用3月28日登陆GooglePlay,宣称能够保护手机免受恶意软件侵害,且耗电量极低。最新科技资讯显示它的售价为3.99美元。一周内,这款应用的下载量突破3万次,冲…

一款名为VirusShield(病毒护盾)的“手机安全应用”,让谷歌官方应用商店GooglePlay遭遇尴尬,也揭开了Android应用审核乱象的冰山一角。

这款应用3月28日登陆GooglePlay,宣称能够保护手机免受恶意软件侵害,且耗电量极低。最新科技资讯显示它的售价为3.99美元。一周内,这款应用的下载量突破3万次,冲上GooglePlay最新付费应用排行榜的首位。

然而,到了4月6日,国外科技博客AndroidPolice通过反编译发现,VirusShield从设计上并不具备任何反病毒功能,更不可能提供安全防护。它只有数百行代码,唯一的功能是在用户点击其图标时,把“X”号改为“√”号,欺骗用户“杀毒完毕”。

此文一出,舆论哗然。谷歌迅速将这款应用下架,而应用的开发者杰西•卡特(JesseCarter)坚称,并非有意欺骗,只是上传了错误的应用版本。他还表示,将向已经购买VirusShield的用户退还费用。

另一方面,谷歌对此表现得相当淡定,其发言人称:“我们会移除违反开发规范的应用,比如非法的、或是煽动仇恨言论的应用。我们不会对单个应用置评。”

令人惊讶的是,如果严格参照GooglePlay的应用开发规范,VirusShield已经触及红线,但谷歌不仅未将其拒之门外,反而听之任之,直到大量用户投诉才将其下架。

去年,GooglePlay的应用数量超过100万款,压倒苹果AppStore成为全球第一大应用商店。谷歌恪守的“自由开放”吸引了众多开发者,成就了GooglePlay,但“用户投票”机制屡屡失效,让VirusShield这样的欺诈应用觅得生存缝隙,也让谷歌遭受质疑。

机制失效

“VirusShield的行为绝对是诈骗。”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张勇如是评判。

张勇是一位国内移动安全领域的创业者。在他看来,VirusShield并不具备所宣称的安全防护功能,本质上就是在骗钱。但他同时指出,VirusShield被下架,或许仅仅是由于谷歌承受了较大的舆论压力。

与苹果AppStore严苛的人工审核不同,GooglePlay秉持开放态度,对于新应用的审核一直较为宽松,这已经成为Android开发者的共识。

“GooglePlay的应用审核机制是,上传后机器自动扫描应用内是否含有病毒、色情等非法内容,确认没有问题后就可以上架销售了。”张勇说。

GooglePlay开发者计划政策规定,不能触碰的红线包括:露骨色情内容、暴力和欺凌、仇恨言论、假冒或欺骗行为、知识产权、个人和机密信息、非法活动、赌博、危险产品和系统干扰。

蹊跷的是,VirusShield显然属于“假冒或欺骗行为”,却并未在上传时遭到谷歌封杀。

这或许与谷歌笃信“用户投票”有关。在谷歌看来,用户能够有效甄别应用质量,并通过打分做出评判。最终,优质应用将脱颖而出,而劣质应用将被人遗忘。

但在VirusShield的案例中,“用户投票”显然失效了。1659名用户给这款毫无用处的软件打出了4.7分的高分(满分5分),另有2607个用户在Google+上点了“+1”表示认可。

7天时间里,VirusShield蒙骗了数万用户,牟利数万美元。不过,亦有业内专家猜测,这款软件是靠刷榜才冲上了付费应用榜首,有伪造数据的可能。

野蛮生长

一款漏网的欺诈应用并不可怕;但谷歌在Android应用审核的问题上过度依赖技术手段,,面对特殊情况应对迟缓,客观促成了整个应用生态体系的野蛮生长,恶意软件屡屡成为漏网之鱼。

张勇透露,Android应用的审核一直处于“黑箱”状态,谷歌究竟采用了哪些扫描技术,外人无从得知。而谷歌下架一款应用,同样不需要给出理由。

谷歌这种对自己的技术自信到有些傲慢的姿态,让一款应用登陆GooglePlay变得相对简单,为Android平台上恶意应用的泛滥埋下了祸根。

安全软件厂商卡巴斯基今年2月公布的数据显示,98%的手机恶意软件针对的是Android平台。中国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今年3月披露的数据更加夸张,99.5%的移动互联网恶意软件瞄准的是Android。

而在VirusShield事件发生后,谷歌4月10日宣布,将提供一个安全升级,未来Android系统将持续不断地扫描已安装的应用,防止出现安全威胁。此前,Android系统只会在安装应用时进行一次扫描。

但在张勇看来,谷歌并未能解决VirusShield带来的难题:如果一款应用仅仅是“不作为”,那么该如何识别并加以封杀?

“VirusShield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它什么功能都没有,纯粹是骗钱。但如果一款手机安全软件只能杀1种、10种、50种病毒,那么它算不算欺诈呢?”他说。

技术手段或许能够解决明目张胆的恶意代码,但在面对杀毒软件“消极怠工”这样的商业伦理问题时,谷歌的应用审核机制并不能很好地保护用户权益。

各自为战

与GooglePlay相比,国内的应用分发渠道不仅继承了审核不严格的特点,还存在规则各异、要求不一、各自为战的碎片化难题。

GooglePlay虽然贵为谷歌“亲儿子”,但由于各种原因,它在国内并不流行。国内用户通常通过安卓市场、豌豆荚、机锋、小米应用商店等第三方渠道安装Android应用,而这些市场的审核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今年初披露的数据显示,2013年手机病毒增长了5倍,而62%的手机木马或恶意软件是通过第三方应用市场或论坛传播的。部分原因是,随着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市场将收录数量作为竞争指标,忽视了应用品质。

此外,部分平台缺少足够的技术实力,无法对Android应用进行有效审核。业内人士指出,以谷歌对Android的理解程度,尚且无法做到万无一失,国内应用商店的审核能力更是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国内Android应用市场格局远未尘埃落定,仍处于群雄纷争的时代。每个平台都有一套自己的应用审核规则,平添了许多变数。

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360手机助手、豌豆荚、91手机助手、安卓市场、小米应用市场、淘应用、百度应用和安智市场等8家应用平台的份额超过5%,另有12家平台的份额在1%以上,整个应用分发市场的碎片化十分明显。

在色情、暴力、赌博等非法内容方面,应用商店们的策略比较统一,坚决封杀。但在广告、内置应用下载和积分系统方面,不同平台往往会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安卓市场不允许推送广告,而机锋允许推送,但广告必须是和机锋有合作的。安智、应用汇和小米应用商店则是完全不允许有广告。

不过,开发者已经逐渐摸清了国内主要Android应用商店的脾气秉性,并制定出了一套攻略。

Android开发者唐元鹏在知乎问答中详细介绍了主要应用商店的审核情况。根据他的描述,各家应用商店的审核力度略有不同,但基本上3天内就能保证应用上线。

据唐元鹏透露,虽然应用商店数量众多,但只要准备好开发者图标、安装包、文字介绍、关键词、截图等,基本每个市场都可以上传。

在他看来,维护好与平台的关系十分关键。“总体感觉,国内市场在某种程度上是‘可控’的。要是在市场里有熟人(下载量很高也有用处),审核就可以快一点。”他写道。

您可能感兴趣:开荒者http://www.kaihuangzhe.com


(科技责编:彭丹丹 )
标签:最新科技资讯 诈骗软件 Android应用审核乱象 2014年04月15日 11:48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