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科技 > 正文

腾讯京东联姻遇信任危机:员工期待落空

F是上海易迅总部的一名员工,从3月开始,他就感受到公司内部氛围有些不一样了。作为基层的员工,F在易迅的工作非常忙,加班是常有的事情。尤其过去一年,易迅网增长速度比较快,一日三送、扩张北京这些,都是以“死磕京东(滚动资讯)”的策略对外宣传,内部压力可想而知。就在去年11月初,投行已经开始…

F是上海易迅总部的一名员工,从3月开始,他就感受到公司内部氛围有些不一样了。

作为基层的员工,F在易迅的工作非常忙,加班是常有的事情。尤其过去一年,易迅网增长速度比较快,一日三送、扩张北京这些,都是以“死磕京东(滚动资讯)”的策略对外宣传,内部压力可想而知。

就在去年11月初,投行已经开始流传腾讯与京东洽谈投资,但是作为腾讯电商主力的易迅并不知情,依然策划砸1亿元现金做双11促销,针对京东推出家电品类“价保京东双倍赔”。

没想到昔日追赶的竞争对手,很快要成为新任东家。1月份腾讯接洽京东流传出来的时候,F和他的同事们也只是看个热闹,吃饭时作为闲聊的话题,毕竟内部没有任何动静,也没有任何不一样。

但是随着媒体报道的越来越凶猛,F和同事们也开始坐不住了,尤其是听到易迅可能合并给京东,他们没有办法不焦虑出路问题,毕竟品类和京东重合度非常高、加上微信QQ等入口都给京东,易迅几乎没有想象空间。

当然,如果能够加入京东,F和同事们还是感到高兴的,毕竟这是更大的平台,但也就像上面所说的,重合度太高,如果裁员怎么办?

F一边留意着内部会议、领导传递的各种信息,一边开始寻求外部工作机会。由于内部信息的不透明以及腾讯、京东始终遮遮掩掩的态度,易迅很多人也开始无心工作,消极情绪在内部蔓延。

从3月开始,F和同事们基本上已经能够确定消息为真,但是依然不知道细节。易讯的工作时间是到下午6点,过去一年大家都处在拼命追赶状态,常常到了7点都没几个人离开公司,但是从3月10日腾讯宣布投资京东消息一周前,过了6点很难看到几个员工在公司。

虽然态度消极,但是F在消息刚宣布的时候觉得还不错,起码腾讯和京东都宣布不裁员,而且就在消息公布前一天,京东相关业务的人专门跟他们进行约谈,明确表示将会安排进京东。

但是到了签合同阶段,F突然由原来的期待改为不安:之前承诺的N+6补偿被限制了各种条件、腾讯强制要买断4月1日之前的合同,然而后续签的合同不是京东而依然是易迅,而其他有些同事签的是一些都没听说过的公司,甚至公司要求在一份甲方空着的合同上先签约。

F觉得公司很混乱,似乎还没有做好完整的计划。此事同样引发F其他同事的不满,不断有腾讯电商员工对外发声,呼吁一场信息公开透明的沟通,不要“让员工的期待变寒心”。

整合

对于已经提交SEC文件的京东来说,在上市进程中引入腾讯投资,无疑会增加估值砝码,但是也存在巨大的风险,这个风险叫做整合。

所以在腾讯与京东的交易中,只是先将C2C业务拍拍、QQ网购、易迅物流以及10%左右易迅股权给了京东,并给了一个京东有权全部收购易讯的承诺。

易迅的归属被弄的如此复杂,让外界猜测京东并不想在上市前完全并购易迅,原因则是易迅面临着巨额的亏损(2013年前9个月亏损4.37亿元)。

尤其据易迅内部人士透露,因为员工热情降低,加上变动让许多供应商都处于观望状态,易迅第一季度的业绩下滑的非常厉害,完全不能和去年第四季度相比。

这些都会拖累京东的财务报表,并且让盈利更加遥远,不利于和资本市场谈估值。根据披露出来的计划,拍拍网将放在北京独立运营,由京东空降CEO,QQ网购留在深圳,并入京东开放平台。

对于易迅部分,官方表态是计划保持独立运营,同时借助京东物流和供应链的优势。不过据易迅内部员工透露,京东计划扶持易迅持续占领华东市场,目标是打败1号店,未来几个月会以日百为主战场。

但从理论上来说,京东还没走完并购易迅的流程,但是已经开始整合,尤其是腾讯开始用n+1买断腾讯电商(包括易迅)员工,要求重新签一份甲方不明、薪资不明的新合同,意味着已经开始把员工转至京东。

混乱

在一些不少聚集了腾讯员工的群里,有些员工也在为腾讯说话:客观来说腾讯给的薪资补偿已经不错了。而在腾讯及京东针对此事的回应里也一直强调,“保证雇佣,保证薪酬水平不降低且提供签约奖和留任奖”。

比如腾讯内部承诺的N+6方案:4月1日同意解除腾讯合同的奖励N+1,新合同从4月1日到6月30日还在职的,奖励2个月,留在2014年底、2015年6月底、2015年年底的,各再奖励1个月,这些奖励的系数以3月份的月薪为准。

但在给每位员工确认未来签约公司细节的之前,腾讯先做出买断合同的事情,也就是腾讯电商(包括易迅)所有员工在3月31日之前必须与腾讯解除劳动合同,而这里面分易迅员工和并入京东员工两种情况。

对于明确划给京东的电商业务员工,腾讯强制要求解约然后再签合同,否则就自动跳转为离职。但是这部分员工签约的则是一家原腾讯电商CEO吴宵光为法人的新公司。

对于易迅暂未出售的业务员工,比如采销也运营部门,依然是跟上海易迅签约,但并不强制,如果不解除合同再签新合同,就拿不到N+1以及后来的留任奖。

有员工认为这也是腾讯的苦心,希望所有易迅员工都至少能有N+1补偿,但也有人把这看作是避免员工流失的一种策略。

可是仅易迅就有1000多名员工,腾讯人力面临着繁重的工作。比如易迅物流业务部门员工就面临着一份甲方空白、薪酬待遇细节空白的合同,易迅售后则签给了一家没有听说过的公司。

面对员工的质疑,腾讯人力则称落实工作量太大,需要签约后延期再进行薪酬确认。

而薪酬福利如何细化?签了一家看起来和京东无关的公司后,是否还能并入京东?没有确定填写的薪酬福利是否能够有保障?这些员工最关注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无论腾讯还是京东都没有给出明确答复。

流言

3月10日早上8点半,所有腾讯电商员工都收到短信,要求分批到不同会场开会。在会场上,京东CEO刘强东声称要给腾讯电商员工全员配股,并且承诺不降薪不裁员并且保持良好沟通渠道,双方公司承诺会有专员和所有同事一一沟通。

然而两个星期过去了,腾讯设置的意见箱虽然摆满同事的疑问,但是从来没有打开过,没有开过一个沟通会议,也没有人力的同事找过员工。

员工在焦虑的等待中,又迎来一场3月25日突然召开的全员大会,除了描述京东的美好愿景,但依然没有任何细节,甚至没有安排太多的提问。员工只知道需要选择离职或者去京东,至于如何划分员工始终没有正面答复。

而对于刘强东之前所说的全员配股,也变成了所谓的“口误”。

直到3月28日,腾讯人力才陆续跟各个中心召开会议,披露出需要在3月31日之前解除劳动合同、签一份没有细节落实的新合同。

在这样信息不够透明、焦急的等待中,员工们互相打探着消息,一个有一个确定或者不确定的消息传出,但是却不知道真假。

比如传闻虽然京东承诺薪资不会降低,但是职级可能会减半,这对于很多寻求职业发展的人来说非常不愿意接受。再比如京东有权指派工作地点,比如上海员工调派深圳工作,如果不愿意只能选择离职。

还有员工分析,为何要规定4月1日至6月30日这样一个时间阶段,是不是意味着京东要在6月前上市,希望通过2个月薪水奖励营造出整合顺利的样子。

目前没有办法验证这些流言的真假,如果拿这些员工疑问去咨询京东或者腾讯官方人员,基本上会用统一口径如不降薪不裁员统一答复,员工只能边向媒体求助边焦虑的等下去。

也就在此时,竞争对手们已经纷纷像易迅员工伸出橄榄枝,比如3月10日宣布消息当天,就已经有1号店和苏宁人力相关人员,在易迅楼下散发名片,并且表示每推荐一个人都会有奖励。

律师建议

资深互联网律师向新浪科技表示,劳动法有明确规定,如果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提前30天通知员工,但是腾讯电商大部分员工是在1-2天前才突然得知必须解约,这一点违反了劳动法规定。

而且从合同期限来看,解约和改签并不是因为合同到期,而是由腾讯及京东交易造成,这属于腾讯单方面解除合同,员工可以要求补偿。而事实这这点上,腾讯也提出了N+1补偿方案。

根据《劳动法》第17条,劳动合同必须写清用人单位名称以及劳动报酬,上述律师表示如果甲方留有空白、并且存在许多不适当的条款,员工有权力拒绝。

同时《劳动法》第87条还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

对许多公司而言,整合通常是件难题,优酷花费了3年时间才消化掉“土豆”,中间也屡次传出裁员、整合不利的传闻。

上述律师表示,因企业整体改革或者收购导致员工更换工作时,需要根据法律规定流程进行,尤其需要尊重员工意愿,不能进行简单粗暴的划分。

更多科技新闻话题,请关注优府科技频道!


(科技责编:彭丹丹 )
标签:腾讯京东联姻 信任危机 2014年03月31日 08:51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