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科技 > 正文

支付宝微信支付之争关键在安全

如果按照正常的逻辑,支付宝封杀微信,微信应该很高兴,因为用户无法使用支付宝了,自然会转到微信支付或者财付通支付,照理说以腾讯的风格,绝对应该是微信先封杀支付宝,而不是反过来。毕竟微信还是为支付宝提供了支付的场景,而如果用户习惯用了支付宝在微信支付,对微信后续的支付功能普及也并不…

如果按照正常的逻辑,支付宝封杀微信,微信应该很高兴,因为用户无法使用支付宝了,自然会转到微信支付或者财付通支付,照理说以腾讯的风格,绝对应该是微信先封杀支付宝,而不是反过来。毕竟微信还是为支付宝提供了支付的场景,而如果用户习惯用了支付宝在微信支付,对微信后续的支付功能普及也并不利。但实际上,腾讯科技的新闻显得腾讯还是很委屈的,引用的第三方观点大都是说阿里霸道,支付宝害怕之类的。

实际上,微信支付场景下的内容基本都是腾讯旗下企业或有资本关联的,并没有开放给第三方的意思,包括微信游戏也是封闭的内容,基本都是腾讯独家游戏,也没有开放的意思。那么为什么,腾讯不直接开放支付,而是还允许支付宝支付,支付宝不干了,还要委屈呢?为什么微信支付的使用还要交五万元保证金呢?腾讯可以拿出十多亿去补贴用户打车,如果换成保障金,也能让几万商户和开发者享受微信支付的服务了,这还是依托在微信生态下的商户和开发者,微信为什么不愿意提供这个服务呢?

问题其实相当简单,那就是目前的微信支付,还不够安全,而财付通什么的,不知是因为组织问题还是因为其他问题并没有出现在微信支付这一卦里,所以现在的微信支付,还是非常谨慎的在推进。而支付宝的服务切断,则让微信支付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服务真空。微信支付不敢全部放开,而支付宝又不愿意提供,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我倒希望有个第三方支付站出来,看看能不能捞一把。

这个问题其实早有端倪,所谓缺什么喊什么,最近差不多每天都可以看到支付宝不安全的新闻,出自不善良的揣测都是腾讯干的。我一直说这样的做法比较短视,毕竟支付宝不安全了,难道微信就安全了?用户心目中,肯定会认为都不安全的,这属于自残式的打法。最后我倒是很希望360出个支付卫士,结束了这场纷争。

前两天我的QQ账号就出了问题,虽然好像没有被盗,但是群发了一条招聘兼职的信息,搞得我挨个解释了很久。然后今天早上又收到一个同事发来的文件,收下来一看,原来我又中了大奖。这里说明的问题就是,腾讯账号的安全问题一直存在,盗号事件自古以来就是顽疾,而基于腾讯账号的支付自然也会比较危险。我相信按照腾讯的风格,一定是在“参考”支付宝在做产品的,由此也发现了支付宝的一些“漏洞”就不在话下。这并不会让微信支付开心,而是更加担心,支付宝做了十年,尚且如此,如果把微信支付开放了,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所以这个事情,就陷入了一个纠结之中。方便和安全貌似是不可兼得的,所以微信支付就一定要有一个门槛。这还不说封号问题,听说有朋友的微信号被封了,然后春节收的微信红包就不知道去哪里找了,这个道理其实不清不楚的,换句话说,就算这人不好,你也不能就把人家的钱没收了。

支付宝封杀微信接入也就不难理解,在微信把支付开发到安全程度可以广泛使用之前,支付宝有什么义务要给微信提供可替代的产品帮助其过度?

这件事情暴露出来的很多问题,其实不仅仅是产品和服务本身,让我更深刻思考的问题是,服务提供商是否有义务完全的告知用户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这有点像互联网金融,一个银行的资深人士说,“这不过是把银行十年前干的违规的事情放到了网上,比如夸大收益不提示风险什么的。”而资金安全问题,金融领域显然比互联网公司更加资深,经验也更丰富。金融领域的互联网改造是否应该不仅仅是一个公司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这才是除公司竞争这种屁事之外的最大隐忧。


(科技责编:彭丹丹 )
标签:支付宝 微信支付 支付安全 2014年02月24日 11:03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