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科技 > 正文

银行版“余额宝”遍地开花 国有大行进军互联网金融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在中小银行举起对抗余额宝的大旗后,此前还在犹豫踌躇的国有大行也加入了这一阵营。日前,交通银行、工商银行纷纷推出类余额宝产品,在保卫自身存款的同时,也让互联网金融的格局在混战之际生出变数。国有大行进军互联网金融余额宝规模的迅速扩大,不仅让各类第三方基金销售网站和…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在中小银行举起对抗余额宝的大旗后,此前还在犹豫踌躇的国有大行也加入了这一阵营。日前,交通银行、工商银行纷纷推出类余额宝产品,在保卫自身存款的同时,也让互联网金融的格局在混战之际生出变数。

国有大行进军互联网金融

余额宝规模的迅速扩大,不仅让各类第三方基金销售网站和电商们想从中分羹,也让此前一直颇为矜持的银行开始动心。2013年12月,当余额宝风头正劲时,平安银行打响了银行界对抗互联网金融的“第一枪”——推出“平安盈”对抗余额宝。

通过“平安盈”,客户可以将其闲置资金购买南方基金旗下的货币基金,而且赎回资金实时到账,从而在不影响资金流动性的条件下,让客户享受到高出活期存款收益多倍的超额收益。不仅如此,余额宝的“草根理财”方式也同样为“平安盈”所用,与银行理财产品相对较高的门槛不同,“平安盈”可实行“一分钱”起购。

事实上,当“平安盈”推出后,业界盛传中小银行纷纷欲仿效平安银行推出类似产品,而国有银行却尚处于犹豫期。

进入2014年,情势发生了逆转。不仅交通银行推出了“货币基金实时提现”业务,工行浙江分行也联合工银瑞信推出了“天天益”业务。据了解,交行的“货币基金实时提现”业务目前可对接交银施罗德、光大保德信和易方达基金等公司旗下的4只货币基金。该项业务在交行的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和柜台均可实现快速申购和赎回。客户一旦对所持有的货币基金进行赎回,资金可以实时入账,真正实现“7×24小时资金T+0到账”。

同样,工行浙江分行推出的“天天益”也有类似功能——低门槛申购货币基金、资金实时到账,最重要的是能将客户的活期存款收益直接提升近十倍。故而有媒体报道称,工行浙江分行在推出该项业务后,仅两天时间客户的累计申购额就达数亿元。

或打破余额宝独大局面

事实上,尽管一直号称互联网金融对其冲击有限,但传统的银行业面对余额宝急剧膨胀的规模仍有所忌惮。

“虽然客户定位不同,但我们此前似乎有点小看余额宝了。”某国有大行零售业务部人士对记者表示。该人士分析称,当草根阶层的理财意识被唤醒,其力量仍不可小觑。余额宝规模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内从1800亿元突破至2500亿元就是明证。

而此前央行发布的2013年10月的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则显示,当月储户存款流失严重,减少8967亿元。彼时就有分析人士称,银行存款流失的背后,是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储户的存款中就有一部分流向了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中。

更为重要的是,此前平安银行等中小银行纷纷想要携手基金公司推出“类余额宝”业务,更是让国有大行进退维谷。“一旦跟进,活期存款相当于被货币基金变相‘消灭’,这样就推高了银行自身的资金成本;但如果不跟,我们的存款规模将会被推出类似业务的其他银行不断侵蚀,而且流失的客户将不再回来。”国有银行有关人士表示。

而一旦国有银行决定“革自己的命”,未来的互联网金融业态很可能发生新的变化。“虽然余额宝背靠淘宝网上的海量客户,致使其规模发展非常快;但是传统银行业尤其是国有大行加入互联网金融战局后,未来余额宝一枝独秀的局面很可能被打破。”某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其称,此前的市场上,余额宝的对手主要有三类:一些第三方基金销售网站推出的类余额宝产品;其他互联网公司如百度、腾讯、网易等推出的类似现金管理产品;部分电商推出的余额理财产品。

然而,“这些机构背后的客户数量虽然庞大,但银行的优势仍不可撼动。客户大部分的资金都存在银行,一旦银行也可以提供类似的现金管理服务,选择在资金相对更为安全的银行买产品,还是转到其他互联网机构去,答案应该很明晰。”


(科技责编:彭丹丹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