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6时52分39秒,汶川发生2.8级地震,地震发生6秒后,布设在四川盆地的区域地震预警网被地震触发,于6时52分45秒向公众发出预警警报;地震发生后11秒,即6时52分50秒,布设在成都-都江堰沿线的高铁地震预警试验网被地震触发,向列车发出地震警报。这是成都-都江堰沿线的高铁地震预警网与区域地震预警网融合运行后,首次被地震触发。发出预警的时间结果显示,区域地震预警网比高铁地震预警网提前5秒向公众发出地震警报。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博士指出,首次联合试验表明,铁路沿线布设的地震预警网的预警速度,赶不上区域地震预警网的预警速度,“区域地震预警网可延长地震发生后的列车的紧急处置时间,例如这次就多出了5秒。”高铁地震预警网沿铁路布局,覆盖面有限,地震发生时,扩散分布、覆盖面较广的区域地震预警网更容易触动,预警速度一般会比高铁地震预警网快。
“区域地震预警网在预警速度和地震震级、预估裂度等参数预警方面更有优势。”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下一步将逐步试验把区域地震预警网和高铁沿线地震预警网融合后控制高铁列车:即对可能影响高铁安全的地震,预警系统给出控车信号紧急控制列车以防止脱轨。“区域地震预警网‘预警快’的优势,能更早地在地震对列车造成破坏前提醒列车紧急应对,列车运行的安全系数被提高。”
据悉,参与此次联合试验的成都-都江堰沿线的高铁地震预警网,是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河南辉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铁路局等单位于2011年开始建设的,也是我国高铁地震预警技术中从实验室模拟走向应用的重要一步。
[来拓荒族发布属于您的资讯,五分钟上头版,元芳,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