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上周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和奥巴马政府在法庭上为了美国军方在反恐战争中使用无人机一事争论不休,美国宇航局却正使用无人机进行着旨在加深我们致命风暴的理解并尝试做出预报的工作。
9月19日,一架美国宇航局的全球鹰无人机离开位于弗吉尼亚的惠洛浦航空基地,它此行的目的地是飓风纳丁的台风眼,这一飓风系统已经肆虐北大西洋长达一周时间。这已经是这架全球鹰无人机今年的第三次出航,本次是3年来首次进行的一项耗资3000万美元,利用高空长时间的无人机监测来自收集数据,从而对热带风暴强度的演化过程开展研究。和之前经常使用的有人驾驶飞机相比,翼展35米,装有一台引擎的全球鹰无人机可以连续飞行30小时以上,飞行距离可达1.77万公里。
拉马什·卡卡(Ramesh Kakar)是这项率属于美国宇航局地球科学项目的研究计划的首席气象研究员。他说:“我们可以借此深入到此前有人驾驶飞机无法抵达的区域。”斯科特·布劳恩(Scott Braun)是美国宇航局新的全球鹰项目主管。他认为无人机的续航能力意味着“调查”和“监视”两者之间的差异。他说:“如果你每次都仅仅是路过药品经销商的房子,你可能没办法正好看到他。但如果你在那里待上一整天,你就很有可能遇上他。”
在此之前全球鹰无人机一直承担着为美国军方进行侦查和长时间的情报收集工作任务。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以及全球鹰无人机的生产商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开展合作,希望他们所作的努力将可以呈现热带风暴的完整生命周期,并帮助完善飓风预警模式,减少由于飓风损害和撤离行动造成的损失。布劳恩表示:“如果我们能改进预报工作,我们便可以节约金钱,拯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