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体育 > 正文

北京申冬奥将让全世界运动员放心

“2022年冬奥会申办工作正处在关键阶段。北京要充分借鉴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经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力以赴做好申办工作。”北京市市长、北京冬奥申委主席王安顺在正在召开的北京市两会上说。在“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赛”理念的引导下,2014年,北京完成了国际奥委会的调查问卷答复…

“2022年冬奥会申办工作正处在关键阶段。北京要充分借鉴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经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力以赴做好申办工作。”北京市市长、北京冬奥申委主席王安顺在正在召开的北京市两会上说。

在“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赛”理念的引导下,2014年,北京完成了国际奥委会的调查问卷答复和视频答询,成功入围候选城市。

根据最新体育新闻报道,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地将于今年7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投票产生。为此,北京正联合张家口进行最后的申办冲刺,如果成功,北京也将创造历史,成为首个举办过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在一些海外媒体看来,雾霾等空气问题是北京、张家口面临的最大困难。

在北京冬奥申委向国际奥委会提交的中文长达11.5万字的《申办报告》中,北京也将“空气治理”列为重点解决问题,并郑重承诺:将以方便运动员为首要标准,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动冬奥会申办、筹办与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结合,秉持节俭办赛的理念,注重与区域发展战略融合,严格控制成本。

“政府用壮士割腕的决心和最严厉的措施,希望能够还百姓一个蓝天,我们对此有信心。”冬奥申委新闻宣传部部长王惠说。

王安顺表示,去年北京PM2.5浓度下降了4%。日前结束的河北省两会通报的信息,河北省2014年全年空气平均达标天数较2013年增加了23天。

在北京冬奥申委看来,由于北京具备举办大型赛事活动的经验优势,且多数场馆经过改造即可二次利用,这让北京不再需要在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巨额资金,符合节俭办奥运的理念,同时可以将更多资金和精力投入到空气等环境治理上。

《申办报告》不仅是北京冬奥申委对国际社会的承诺,也是对京津冀上亿民众的承诺。这也让更多中国人从体育之外的角度对申办冬奥会充满热情。

曾有北京的小学生在采访北京冬奥申委时说:“北京雾霾那么严重,学校有时都不让去户外运动了,要怎么解决?”

而王惠等官员表示,为了实现“让天更蓝、水更清”的目标,北京和河北正在忍痛“割肉”,希望把2008年奥运会的“奥运蓝”和2014年北京APEC会议期间的“APEC蓝”保持下来,最终给全世界的运动员、游客和广大中国民众带来一个长久的“冬奥蓝”。

北京市从2013年开始启动为期5年的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目标是到2017年,北京市空气中细颗粒物年均浓度要比2012年下降20%以上,控制在每立方米60微克左右,这比中国政府公布的计划更加细致和严格。

而在压产能、减煤炭、淘汰黄标车等一剂剂“猛药”之后,2015年河北也将加大整改力度,出台大气污染深入治理三年规划,进一步致力于PM2.5、PM10、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污染物的减排。

王安顺表示,目前北京制定的目标,相当于短期内达到西方国家40年的治理效果。

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便工作力度很大,仍有不小难度。2014年北京市PM2.5的年均浓度下降4%,但与下降5%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但北京并未因此降低要求。根据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北京将空气中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的目标定为5%。为此,北京将全面禁止城区燃煤,开征施工扬尘、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污费,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并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预计用于大气治理的资金将超过108.5亿元。

王安顺在今日体育新闻中表示,希望2022年的冬奥会能落户北京和张家口,两地也将努力给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游客以及中国民众一个满意的答卷:交通更便捷,天空会变蓝,生活更美好。


(体育责编:李霞飞 )
标签:北京申冬奥 最新体育新闻 今日体育新闻 2015年01月25日 01:20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