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队,老板和教练的关系,从来都是一个焦点话题。联赛首轮,洋帅马特奥和助教张德贵的分工,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而在季前赛之时,就爆出老板因与马特奥存在分歧,意欲换帅的传闻。既然这个问题众所周知,也就没有必要遮遮掩掩,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让最了解和关注这支球队的山西媒体和山西球迷,来一场“关于老板是否可以干预教练业务问题”的大讨论,也许于事无补,但是至少让人们的心里更为明亮。
赞成方
王兴江当主教练未尝不可。穆里尼奥不就是从一名翻译干起,最后成为了世界足坛的顶级教练?反而许多从小踢球,搞了一辈子足球的人当教练,最后泯然众人。我认为,王兴江要当一名成功的教练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篮球事业中去;二是他必须要拥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据我所知,这两个条件王兴江都基本满足。第一个条件,王兴江对篮球的热情和投入毋庸置疑,单是每个赛季几乎场场不落地随队现场观看比赛的精神,CBA哪个老板能够做到?这方面事例太多,不细说。第二个条件,王兴江最初是一名会计,后来他选择了下海创业搞钢铁厂。创业之初,钢铁行业对他来说完全是陌生的领域,但是他边学边干,最终成功地创立了中宇钢铁厂。篮球行业有其特殊性和自身的规律,但是世间万物一理通,百理通,决定角色转化能否成功的关键不是出身和底子,而是是否真正具备强烈而持久的兴趣、强大的学习能力,并且锤炼出对该领域的理解力。
王老板参与指挥,可以说不符合常理,可以说不职业,但是对于山西队来说却是切实有效。有说王老板是外行指挥内行,这话并不准确。王老板是篮球运动员出身,年轻时是河北队的球员。毫不夸张地说,他对NBA各方面的了解、对各种打法的研究远远超过了一般的中国教练。而中国的绝大多数篮球教练不研究、也没时间研究NBA,对各种先进理念并不了解。并且,从河南到山西,王老板的球队进入CBA8年来,他一直参与教练组的工作,从中得到的收获、经验并不比一般教练员少。山西队一些成功的战术打法就是出自于王老板之手,只是不为外人所知。再者,人的职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美国,有培养出游泳世界冠军的教练员不会游泳的事例。如果大家都在职业上从一而终,哪里会有创新、突破呢?在企业中,董事长对总经理“指手划脚”,没有人觉得不正常;而王老板每年为自己的球队投入数千万元,对自己的球队、自己聘用的主教练“指手划脚”,就不正常了?
反对方
跟队六年多,我深深地知道,王老板为这支球队付出了多少心血,对其很是尊敬、钦佩。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我还是要提出建议:尽可能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篮球队主教练这个职业对专业性要求很高,需要长时间的实践积累和理论学习。一个再喜欢看篮球比赛、研究篮球理论的人,都很难比一位职业教练做得更好,因为教练的工作不仅在赛场上——赛场外他们要做得更多:他们要根据球员的体能状况安排合理的训练时间、强度,要根据球员的个人特点进行针对性训练、制定战术,还要观察球员的心理情况及时交流、开导……理论与实践的差异有多大?纸上谈兵的典故,曾经给过我们血的教训。外行领导内行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日常看到、听到的也已经太多太多。或许有人认为,王老板经常参与球队训练,也经常与教练交流学习,已经具备专业能力,而且还有助理教练提供帮助。如果真是如此,就让王老板在教练岗位试试,结果自会一清二楚。
可是,如果没有能力或者条件做教练,就请王老板安心地做好董事长。董事长就是董事长,主教练就是主教练。董事长可以为球队指定方向,布置任务,规定风格打法,却不应该在具体细节上参与过多,尤其是在比赛中。否则,会打乱教练的整体部署,会让球员感觉无所适从,更会影响球队的信心——连董事长都不相信主教练的排兵布阵能带来胜利,球员们又会怎么想?一支无所适从又没有信心的球队,又怎么能有凝聚力、战斗力?
而且,如果在董事长与主教练的共同指挥下球队成绩不佳,谁来承担责任?
[来拓荒族发布属于您的资讯,五分钟上头版,元芳,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