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市场经济迅猛发展,金钱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金钱,可以说没有金钱,我们的生活将寸步难行。从古至今,钱币经历了各种变化,从贝币到金银到纸币再到银行卡,这是一个由繁化简的过程,钱也从原本实质性的金银再到后来银行上的数字,真正变成了一种物资流通的媒介。
除了钱币,支付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我们的支付习惯发生了改变,手机逐渐成为人们支付方式的重要工具,人们出门在外不用担心忘记带钱包,一部手机就可以做很多事情。现在的人用惯了移动支付,身上也很少带现金,所以也没注意到人民币的变化,中国人民银行在2019年的8月30发行了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在今年的7月份发布公告:定于今年11月5日起发行2020年版第五套人民币5元纸币。此消息一出,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然而,近日人民币再次引起了大众的热议,商务部于8月14日发布了《关于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文件中公布了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近几年来,世界多国都在加紧研究新型支付方式和数字货币,中国也不例外,并且我国的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数字货币是什么
央行试点发行的数字化货币是我国的法定数字货币,具有国家信用,它与人民币是等值的,从法权性来讲,它的效力和安全性是最高的,它的属性和功能与纸钞一模一样,只是再形态上不同,简单来说,人民银行数字货币可以当作是数字化的现金人民币,只是纸币可以看得见摸得着,但是数字货币只存在电子设备里。央行的目的是把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结合起来,替代一部分现金。
和移动支付有什么差别
数字货币和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都不需要现金都是在线上支付,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差别呢?事实上,它们只是看着很像,但是完全不同。数字化货币并不是像银行卡里那样的一串数字,是储存至使用者的电子设备里面的,它和纸币一样是有面额的,也有数量之分,并且是可以拆分的,比如,账户中有100元的数字化货币,它可以是1张100元的,或者是2张50元的,还可以是10张10元的。而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虽然是线上支付,但是它们与数字货币不同,移动支付不能够制造钱币,也没有支付能力,他实际上只是通过绑定银行卡完成支付的,只是一个“桥梁”,而数字货币却是实实在在的钱。另外还有一点不同是移动支付只能在连接网络的情况下才能够完成支付,而数字化货币是不需要的,只要设备有电,没有网络也可以完成支付。
试点施行
根据相关的报道,2020年4月17日央行公布将实行数字人民币的试点,第1个试点在苏州。
数字人民币试点采取 “4+1”的模式,即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及未来的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相关人士指出,网上传的北京、天津、上海等 28 个试点,其实是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
今年的8月14日,商务部印发了《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方案中提出:“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具备条件的试点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并且由人民银行制定相关政策实施保障措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目前,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正遵循‘稳步、安全、可控、创新、实用’原则,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以及未来的冬奥会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以检验理论可靠性、系统稳定性、功能可用性、流程便捷性、场景适用性和风险可控性。”
那么,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用上数字人民币呢?
尽管现在数字人民币已经在试点进行测试中,但是并不代表数字人民币真正落地了。央行也表示,如果数字人民币先行试点测试顺利的话,我们将可以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一睹它的“芳容”。你期待吗?
有专家表示,未来,数字货币会替代一部分的现金,但不会全部取代纸币。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也表示,“在我国纸币将长期存在,我们的用户习惯也各有不同,现金支付、非现金支付将长期共存。”
来源:麒麟谈财经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发布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