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为啥喊“穷”?中国实体经济困难重重,曹德旺戳中痛点

拓荒号:石亚茹 ((企业头条)
评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虽然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老百姓兜里的钱并没有越来越多,相反我国百姓的存款越来少,难道是中国老百姓不爱存钱了吗?并不是,那么中国经济哪里出了问题?玻璃大王曹德旺一语道破真相:“中国不能再进行大规模无效的基建投资”!

曹德旺也不止一次强调过,房地产就是有害投资。过多的资本涌入房地产行业,就会导致银行的资金、劳工等社会资源一股脑儿地也去搞房地产,这样一来自然会推高了制造业的成本。所以我们不再盲目搞房地产,大批的劳动力、资金自然就剩下来了。根据胡润的研究数据显示,中国千万富翁群体中,有15%是靠投资炒房得到的大量财富。

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造业成本的不断升高,出现了部分外资企业把产业链转移到东南亚的现象。曹德旺分析后指出,中国必须要有一个长期繁荣昌盛的传统产业,必须要留住这些外资企业,否则中国经济根本无法实现独立自主。众所周知,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如果没有基础的传统制造业产业,很多所谓的高端产业根本没有发展的驱动力。

有一句话很扎心但是也特别现实,在中国买房子要牵扯到关乎很多切身利益的事情,比如孩子上学,比如年轻人结婚,比如享受城市的医疗资源等等。孩子不是小猫小狗,饿不着渴不着就行,关键要有好的教育,成为有用之人,要和同学朋友享受同样的消费,不然还不如不生她,两代人都痛苦,一代不如一代,现在的年轻人不敢要孩子的人想的就是这些。

前几天听一个农民工小哥哥说,我们这农村很多小伙子都是光棍,都是不能在城里买房,有的条件好一些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加父母一起凑钱到城里买房,就是为了结婚。可是结婚后在城里没有工作,又都搬回来与父母挤。房子在城里闲置。长时间在一起难免要发生矛盾,最终还是离了。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人77%的工资性收入都用来买房了,房贷就占到居民“消费率”的近7成。消费哪里还有强烈的消费意愿呢?大家的消费能力提不上去,经济发展问题自然就无法解决。随着经济内循环的到来,大家应该顺势而为,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普通人来说,买房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买房又是刚需,那么买房无可厚非。如果还在生存空间中苦苦挣扎,不妨先存钱攒钱,然后再买房。毕竟在楼市调控政策之下,平稳状态和保护刚需是房地产发展的基本原则,大家还会有很多机会的。

建议年轻人首先要学会记账理财,把每一笔开支都记下来,月底看看哪些是不必要的开支,哪些是可以调整的开支,如果有结余的开支,可以去银行设置一个零存整取的账户。每年存下的钱再去设置一个定期账户,这样三五年下来,就有一些积蓄根本不成问题。生活总要学会开源节流,日子一定会蒸蒸日上的。当然现在的人也要学会享受,有钱趁年轻理智花掉,年轻人要学会给自己减少压力,人的生命只有短短几十年,要做自己喜欢的事!

声明:本文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已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发布者删除。

2020年10月06日 14:14[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