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难立”的职场人,国家正式官宣:“新个体经济”来了!

拓荒号:石亚茹 ((企业头条)
评论

2020年的夏天,一部电视剧和一部综艺频频登上热搜,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这就是《三十而已》和《乘风破浪的姐姐》。

虽然两部作品的类型不同,但是内核却很接近,都是通过展示三十岁以后女性的生活工作状态,激起观众的共鸣。

俗话说“三十而立”,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三十岁都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龄阶段。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三十岁的男女却也面临着生活的重压:

工作上处于不上不下的尴尬地位,体力精力也在慢慢下降,可能还要面临“35岁失业”的职场魔咒;

生活上要承担一家的经济重任,上有老下有小,中有房贷车贷,;

有人评价说,不敢离职、不敢失业的中年职场人才是一家企业的最底层。

中年人的底气和尊严,都是钱给的,那么这就涉及到一个终极话题:到底怎么做才能挣到钱?

40年前的改革开放,催生出一大批去“下海经商”的人,他们中涌现出了第一批知名企业家。20年前的互联网兴起,继而出现了“互联网创业”热潮,一家家耳熟能详的企业由此兴起。

因此很多人选择开淘宝店、做微商,希望靠这些来增加收入。

但是伴随着电商的日渐成熟化,商业竞争也日益白热化,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价格战:

淘宝上很多东西卖19.9包邮,但是拼多多上可能就只需要9.9包邮,最近倒闭的淘集集甚至更低,于是把自己搞破产了。

十五年前做淘宝,那是有远见,吃到了第一块肉;

十年前做淘宝,那是敢拼搏,是一群人抢肉吃;

而现在再做淘宝电商,高度的竞争下,很多人连汤渣都喝不上。

相比于买卖货物,现在的人们更讲究“买卖”知识;相比于下海创业,现在的人们更倾向于“微创业”和“新个体经济”。

在中国经济的下半场,社会结构将从“物质架构”向“知识架构”转变,未来我们已经不缺物质,产能已经严重过剩,未来人们缺的是精神粮食,是知识型产品。

知识分子,设计师,医生,律师,作家,人力资源师等等这些新个体将会纷纷崛起。

过去,这些个体都是被商人压抑的,因为他们找不到自己服务的客户,唯有卖身于各种商业组织,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他们都能精准找到自己的客户,创造的价值可以被精准记录并且变现。

有人说,人才资本才是21世纪第一生产力。

作为个人,不用再局限于只是一家企业的员工,而是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创建“微企业”,同时为不同的企业提供服务,获得多源收入。

蚂蚁集团CEO胡晓明近日表示,在数字化时代,一个人就是一家公司已经成为现实,越来越多的个性化创业创新将出现。

知乎合伙人、首席技术官李大海也提出了相同的看法:“智能化平台+新个体经济,是很有市场前景的新经济模式。”

国家已经看到到了这个趋势,先后出台各种政策支持个体经济的发展,从税务到社保,以及法律等等,帮助实现个人灵活就业、创业。

声明:本文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发布者删除。

标签:个体 经济
2020年09月29日 10:44[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