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资讯 > 正文

台当局砸百亿育儿津贴仍被呛 要生你生

日前,台当局“卫福部”拟花6亿元(新台币,下同)送新生儿家长“育儿百宝箱”遭轰“脑残”,被叫停后,“卫福部”坦言,育儿津贴的发放也将一并检讨。据统计近六年,台当局已在育儿津贴上砸出上百亿元,但除了桃园市,其他城市的出生率都不增反减。台湾网友评论称,没钱、没时间生养小孩,能养活自己…

日前,台当局“卫福部”拟花6亿元(新台币,下同)送新生儿家长“育儿百宝箱”遭轰“脑残”,被叫停后,“卫福部”坦言,育儿津贴的发放也将一并检讨。据统计近六年,台当局已在育儿津贴上砸出上百亿元,但除了桃园市,其他城市的出生率都不增反减。台湾网友评论称,没钱、没时间生养小孩,能养活自己都难,不懂民众的当局要他何用!



据台媒报道,台湾各县市为提高台湾新生儿出生率陆续在生育、托育补助上加码,过去六年的数据整合显示,相关经费年年增长,累计已超过百亿元,然而成效却差强人意,除了桃园市外,其他“五都”的出生率都有所下降。台“卫福部”部长陈时中介绍,台当局向养育零至两岁儿童的未就业家庭提供2000至5000元的育儿津贴,“六都”的一次性生育津贴从6000至30000元不等,台北对五岁以下的儿童家庭每月还有2500元育儿津贴,桃园市是针对三岁以下儿童家庭每月提供3000元育儿津贴。

据台媒统计,近六年台当局的所花费的生育、育儿补助经费达百亿以上。但各地出生率(每年每千人中的平均活产数)却仅有桃园市有所增长,其他“五都”就2012年相比,都有所下降。台北市从1.1%降低至1.03%,高雄从0.89%降至0.78%。台湾“行政院”政委林万亿指出,桃园是因为人口平均年龄年轻,并且有迁入而导致新生儿出生率提升,并不能证明生育、育儿津贴具有成效,育儿津贴需长期发放且占有相当金额资源,因此不建议发放。

对此,台湾网友纷纷表示不满,有网友表示,每天加班12小时,又要照顾老人,没钱、没时间生养小孩,能养活自己都难,这种不懂民众的当局要他何用。另有观点称,台湾低薪高工时,万物都在涨,只有工资不涨,想结婚等下辈子吧,要生你来生!名为“BaryJane”的网友说:“当局只会跟大家叙述问题,却不想着民众想要孩子要面临的重重困难。糟糕的是腐败和榨取廉价劳动,以及教育和福利制度。”

台“卫福部”台南医院妇产科主任蔡永隆称,2016年台湾出生率仅1.07%,是全球最低,若出生率再这么低下去,台湾人口会逐年减少,同时呈老化社会。蔡永隆说:“到2050年,台湾人口会从2300万人降到1800万人;到2060年,台湾人口更会降到1700万人。台湾出生率这么低是严重警讯,如没有外配、陆配等新住民加持,台湾出生率可能更低。”他提到,他曾向台当局卫政单位主管反映此事,对方竟毫不在意,让他慨叹如台当局高层再不重视这问题,恐怕会是台湾未来发展的重大危机。

日前,台当局“卫福部”成立少子化办公室,不少“立委”忧心雷声大、雨点小。“立委”吴玉琴说,过去数年育儿津贴有提升,但新生儿还是没增加,显见应有更全方位的托育、教养、友善职场等政策。郝龙斌说,台当局须清楚少子化症结,很大原因来自“当前经济压力、未来经济疑虑”,单设一个办公室无法解决。

据了解,截至11月,2017年岛内新生儿出生人数仅为17万7000多人,比去年同期少1万多人,预料今年新生儿总数将跌破20万。专家分析,生子与婚姻、劳动环境等因素相关,近年台湾结婚率低、职场环境不佳、职场对孕妇歧视等情况,都会影响新生儿数量。





【更多关注】

优府商务代理一体化的商务服务 为您的企业实现一站式优质服务


标签:新生儿 育儿津贴 2017年12月26日 16:07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村心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