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资讯 > 正文

新奥能源收到紧急通知:在限气预案和“气荒”间博弈

种昂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奥能源”)最近突然收到了一份来自当地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的《关于启动天然气保供应应急预案的通知》。作为石家庄主要天然气供应商,新澳能源被要求配合“停止所有洗浴中心用户用气”、负责“停止所有工业企业生产用气”、配合“对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商场…

种昂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奥能源”)最近突然收到了一份来自当地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的《关于启动天然气保供应应急预案的通知》。作为石家庄主要天然气供应商,新澳能源被要求配合“停止所有洗浴中心用户用气”、负责“停止所有工业企业生产用气”、配合“对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商场超市、写字楼、文体娱乐场所等公共建筑实施限量供气措施”。

随着石家庄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和“煤改气”等清洁能源替代工作的强力推进,该市天然气需求快速增加。近期受上游中石油天然气减供影响,压减了该市天然气供应,造成天然气市场气源紧张。

眼下,北方大部分省市地区正陷入空前的“气荒”之中。作为国内最大的城市燃气分销商,新奥能源在石家庄的遭遇只是其在全国一个缩影。

一面要配合完成各地方政府限气停气的应急预案,一面要对千千万万的用户解释与安抚;一面向上游石油巨头紧急协调“气源”,一面酌情甄别、保障基本民生供给;一面要向各种渠道紧急高价采购;一面却要忍受高成本难以传导变现的尴尬……

此时此刻,新奥能源正深处夹缝之中。

气荒肆虐

“从11月28日起,工厂就接到了新奥停气的通知。由于今年政府要求建陶企业全部'煤改气',停气就意味着停产。”石家庄领世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杨说起停气就抱怨连连,“停气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影响实在太大了!”

领世陶瓷在石家庄是一家规模较大的建筑陶瓷厂。2017年,该公司投资两千万进行“煤改气”工程。于杨万万想不到的是,刚接通新奥能源供应的天然气几个月后,工厂却因断气而被迫停产。“公司雇佣400多名职工,停产却不能不支付工资,每月工资开支就要180多万元。”更让他焦虑的是,多方打听何时能够恢复供气、开工生产,却没有得到任何消息。

除了为工商业供气,新奥能源还是石家庄城市交通动力的主要来源。在石家庄新奥车用燃气公司下属的石正加气站,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供给短缺的情况下,十多天前加气站曾有数日出现了间歇性断供。近期以来,为了优先保证公共交通,只供应出租车等公共交通。

当众多私家车主眼看着车用天然气即将耗尽、赶来加气,却被加气站一概拒绝。这位工作人员表示,有的车主失望而归,有的则言语激烈质疑加气站“不公平”,加气站只好逐一解释。12月5日上午,石正加气站再次出现“上气不接下气”、连公共交通也供给不上的现象,直到当日15点多才恢复供应。

石家庄新奥燃气一位相关负责人向经济观察报记者介绍道,由于今年石家庄新增7万户农村煤改气用户以及锅炉煤改气用户,使需求与去年同期增加180万方/日左右。从11月21日开始,公司从上游获得的天然气指标出现一定缺口,从每天10多万方最大到70多万方。

天然气曾作为一种“物美价廉”的化石燃料,受到政府和民众的青睐--与煤炭相比,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排放仅为煤炭的一半,二氧化硫几乎为零;与油价相比,此前天然气价格总是略低一些。天然气已渗透到城市各个角落,整个城市很大程度上由“气”驱动。

气荒肆虐、供应不急却导致各地市民家中停暖、私家车主停运、工商业停产。尽管只是作为城市燃气的分销商,尽管“气荒”是由“上游中石油天然气减供”传导下来,但此次此刻新奥能源却直接面对着千千万万的终端用户,整个产业链条供需矛盾集中压在分销商身上。

新奥燃气负责石家庄业务的一位客服人员表示,从12月1日以来,市民、工商企业咨询天然气供应的电话明显增多,也有个别用户因被断供情绪激动。所幸政府出台了应急政策,她会逐一向用户解释:“政府规定按用户性质减供或停供,先是所有洗浴中心用户,再是工业燃料用户、商业用户,停止所有社会车辆加气服务,限制非高峰期间公交车、出租车加气服务;燃气供热企业采取低温运行……”

从11月28日零时起,整个河北进入全省天然气供应Ⅱ级预警状态(及橙色预警)。这意味着天然气“全省供需缺口达10%-20%,并对经济社会正常运行产生较大影响”。

一方面,新奥能源要结合上游气源供应计划,与地方政府共同制定、执行保供方案;一方面,限气停气无法简单的进行一刀切,须对千千万万的工商业用户特殊情况进行甄别,针对调峰客户、可中断客户以及有备用能源系统的客户进一步确定供气计划。这无形中大大增加了工作的难度。

11月28日,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在收到了保定新奥燃气有限公司限气2729立方米(日供应量)的通知。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有住院病人3000余人,500余急诊病人,200余新生儿及小儿患者,300余传染病患者,最低每日用量在2万立方。一旦限气,不仅手术无法正常进行,还将危急重患者和新生儿的生命难以保障。经过紧急协商,保定新奥燃气公司承诺保障医院供气。

作为全国最大的燃气分销商,新奥能源在全国运营区域覆盖17个省、160个城市,涉及1400多万居民用户、68000多家工商业用户。新奥能源在河北所面对的严峻考验只是其在全国的一个缩影。

每年入冬以后,北方就面临大气污染的巨大压力,今年以来政府下决心推动冬季取暖的煤改气。可当整个中国北方天然气用量激增,市场供应、配套设施却严重滞后。眼下,整个中国北方地区处处气荒、时时告急,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江苏、安徽等省均出现程度不同的供给不足。

这些区域恰恰是新奥能源主要的布局所在。

倒悬的气价

作为国内最大的民营天然气企业,新奥能源总部的一位高管向《经济观察报》介绍道,新奥能源在160多个城市供应天然气。整体来看,南方城市供需相对平稳,北方城市供应紧张,主要集中在河北、河南、山东等“煤改气”力度较大的省份。造成这种紧张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天然气终端消费量快速增长,而气源建设增速跟不上,储气调峰设施不够完善,缺少对需求的准确判断,导致冬季出现供应紧张局面。

根据有关部门的供需预测,“2+26”城市新增天然气需求52亿方,京津冀新增天然气需求为31.6亿立方米。预计今年供暖季全国天然气供应总缺口为105亿立方米,比去年增大17亿立方米,同比增加20%。

限气停气只是“节流”保民生的应急措施,只有“开源”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天然气的供应短缺。

新奥能源一面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上游气源单位沟通,协调管输气资源;一方面,通过专网、专员参与交易平台上管道气竞价,获取气量资源。截至目前,新奥能源已累计竞拍气量约4000万方,同时增加LNG等气源的采购,高峰时每日补充LNG量达200-300万方。

新奥能源临时高价采购、应急保障,却遭遇到成本难以向下传导、开支无法收回的尴尬。新奥能源总部上述高管坦言,“目前公司在多方采购气源,可无论是平台竞拍还是LNG补充,天然气资源价格均高于正常的城市门站价格,给各地燃气公司带来了很大的经营压力,如何实现成本的及时传导,是公司的当务之急。”

一直以来,中国天然气价格低于成品油价。直到2017年7月,国内天然气价格仍旧维持在3000元/吨以下。从今年9月份开始,LNG价格一路飞涨。12月1日,黑龙江大庆中瑞燃气公司的液化天然气挂牌价竟创出9400元/吨的历史新高。这已远远超出6600元/吨的汽油价格。

负责聊城城区燃气供应的新奥燃气副总经理杨艳梅介绍,政府和供气企业都在找上游企业协调。实在没办法,公司就只有高价购买液化天然气补充到管道。这种天然气多是从国外运过来的,每立方3.6元-3.7元,卖给老百姓还是按照阶梯价格——300立方米以下的每方2.1元,300立方米以上的每方2.5元。近期每天要补供三万到六万方的液化气。

一方面,燃气供应商高价采购低价出售给消费者,亏损巨大;一方面,对于企业用户来说,即使恢复供应,很多工厂一时也难以承受。石家庄亚泰建筑陶瓷厂经理赵伟武表示,公司今年投资400多万元进行了“煤改气”。可是从8月份以来,天然气的价格却从4000元/吨飞涨到9000元/吨。“就是现在恢复供气,这么高的气价,企业也不敢用”。

金联创天然气领域分析师苗莹莹认为,从今年11月份开始,天然气供需矛盾越来越紧张,气价也一路飙升,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得不弃用天然气。一方面,供气单位根本无法不计成本的大量采购,一方面用气单位也越来越难以支付天价的能源成本。到了今天,市场供需之间在价格的高点也达到了某种平衡。

根据新奥能源方面的预计,受季节性影响,预计到春节前气温有所回升。在居民、学校等用户采暖需求下降和工厂放假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将逐步缓解。



标签:新奥能源 天然气 2017年12月09日 22:19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村心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