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社会 > 正文

办公室空调温度设置歧视女性 按什么标准最合适

发布者:张利  (优府网  — 资讯编辑)   分享 评论 投稿
炎炎夏日,人们都爱窝在空调房里避暑。但职场女性可能已经发现,她们有时会与男同事陷入空调调温之战。据HRM软件了解到,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因为代谢率不同,两性对温度的感受有异。目前建筑内空调的设置偏向男性,“歧视女性”。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目前还没有定论。按照西方故事,在摘下并吃掉智慧…

炎炎夏日,人们都爱窝在空调房里避暑。但职场女性可能已经发现,她们有时会与男同事陷入空调调温之战。据HRM软件了解到,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因为代谢率不同,两性对温度的感受有异。目前建筑内空调的设置偏向男性,“歧视女性”。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目前还没有定论。


空调性别战:室内空调温度设置歧视女性


按照西方故事,在摘下并吃掉智慧树上的致命果实、被罚去过“汗滴禾下土”的辛劳生活之前,亚当和夏娃就知道了温度调节的意义。弥尔顿的《失乐园》里说,上帝派大天使拉斐尔去伊甸园,跟亚当聊了聊。拉斐尔发现亚当正待在凉亭的门廊处,躲避正午的太阳,因为“它提供的热量超过了亚当所需”(显然伊甸园里没有空调)。后来,当上帝知道亚当和夏娃犯下的错误之后,就罚他们与恶劣天气为伴。他把地球之轴转了个角度,给太阳下了命令:夏天要有酷暑,冬天要有严寒。亚当和夏娃从此见识到了冰、雹、雨、雪。亚当表示,他们得弄到更好的衣服,获得更多温暖,“保护我们冻僵的四肢。”

标准的由来

弥尔顿从来没有关心夏娃的四肢感觉如何。HRM系统获悉,现代温度调节历史表明,在这方面忽视女性感受是个传统。事实上,温度调节标准最初制定时考虑的就是穿工作服的男子的感受。1966年,美国采暖、制冷和空调工程师协会(ASHRAE)创立了最初的标准,其中包含一系列室内温度调节准则。几十年来,这套标准定期更新,主要参数则是两个数字。一个是代谢当量(简称MET),表示特定活动(如操作收银机)所消耗的能量。这个数字最初源于对一个体重150磅的40岁男子的研究,将这位亚当静止不动时的代谢当量设定为1.0MET。第二个关键数字表示服装的保温性能,参考标准是所谓的“服装隔热值”(closcale)。一名男子的职业套装,加上平时的内衣、鞋袜及配件,被设定为隔热值表上的1.0。在设计和操作建筑的温度调节系统时,工程师和物业管理人员要考虑建筑内人员的工作状态和着装情况。举例来说,汽车修理店的技师通常穿着罩衣,并在汽车排气管周围辛苦工作,代谢当量和隔热值都很高,与常常穿着冲浪短裤和人字拖鞋、走走站站的冲浪用品店职员相比,就需要更强的降温和通风设施。

总的来说,将代谢当量、服装隔热值及空气温度、平均辐射温度、相对空气流速、空气湿度等参数代入一个方程式,就可以得出PMV值。PMV值是丹麦的范格尔教授提出的表征人体热反应(冷热感)的评价指标,代表了同一环境中多数人冷热感觉的平均值。在任何一栋建筑中,PMV值应在-3(代表冷)和3(热)之间,PMV等于0时意味着室内热环境为最佳热舒适状态,ASHRAE标准建议建筑的PMV值在-0.5~+0.5之间。

男女有别

但是,假如你不是一位体重150磅、身着职业套装的40岁男性呢?假如你是女性呢?根据周一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你可能会觉得很冷,因为PMV值的计算参考的是男性代谢率,而做普通办公室工作的女性的代谢率比这个数字低得多。

代谢是把卡路里转化为能量的生物化学过程。一个人的代谢率很大程度上与他(她)需要消耗多少能量才能维持舒适温度有关,女性代谢通常比男性慢。在研究中,来自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的鲍里斯·金玛和沃特·冯·马肯·林腾贝尔特让16位年轻女性依次走入一间人工气候室,她们的着装包括内衣、运动袜、棉质T恤和涤棉运动裤,服装隔热值约为0.58(除此之外,她们身上还佩戴着14个硬币大小的无线皮肤温度感应器)。金玛表示,这套行头并非完全模拟女性职业装束,虽然典型的夏季女性职业装扮——比如宽松轻薄的上衣和裤子——隔热值更低。

参与者坐在一张桌子后,身下是常见的办公椅(增加0.10的臀部隔热值),待上45分钟,其间从事阅读、分析、收发电子邮件等类办公室活动。研究者则测量室内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亦即呼吸量,那是代谢率的最好体现。“比方说,要燃烧一个葡萄糖分子,你需要消耗6个氧分子,产生6个二氧化碳分子。”金玛说。然后研究者改变室内温度,询问受试者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感受,温度调节以ASHRAE标准为基础,在-3和3之间浮动。对数据进行分析后,他们的结论是,女性代谢率比ASHRAE参考标准低了35%之多。

研究气候与人类相互关系的生物气象学家之前就注意到,女性有时会喜欢房间暖一点。根据1981年发表于《应用人类工程学》上的一项研究,女性舒适温度约为77华氏度(约25摄氏度),男性约为72华氏度(约22摄氏度)。2012年,另一位着迷于温度研究的荷兰科学家里耶·施伦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女性臂部和手部皮肤平均温度更低:冷嗖嗖的腕部让整个身体都觉得寒冷。而金玛和林腾贝尔特的研究指出,除了本来就比男性偏爱更高温度,女性代谢时产生的热量也低于标准代谢率假设。他们的结论是,如果建筑工程师能够考虑到女性的需求,引入新的标准,就可以减少“温度舒适性预测方面的性别歧视”。

这篇研究也揭示了该发现可能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在美国,发电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部排放的三分之一。正因为此,上周一奥巴马发布的《清洁能源计划》将矛头对准了它们。但是它们发的电都给谁用了呢?根据美国能源部的数据,大约40%用在商业和住宅建筑上。自1980年代以来,这个数字稳步增长,其中供暖、通风和空调占据份额最大。我们的街道和公园变得越来越热,而家里和办公室却变得越来越冷。悉尼大学建筑学教授理查德·德·迪尔将这种现象称为“室内气候变化”,和室外气候变化不同,室内气候变化没有明确的解释。可能是因为人们越来越胖——脂肪组织可以保存热量,也可能是因为过度降温是一种炫耀性消费:越是富裕国家,商场就越是寒气逼人。无论如何,如果将大型建筑空调温度设定从72华氏度上调到77华氏度,将能节省大量能源——迪尔估计能节约20%到30%。

争议和对策

不过,这一发现也遭到了质疑。丹麦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师奥莱森认为该研究样本量太小。1960年代和1970年代,奥莱森曾参与PMV值的研究,“我们调查了2000来人,不是16位,其中一半是女性。”

《自然气候变化》中一篇评论也指出样本量小的问题,但它对当初的PMV研究同样提出了质疑:虽然研究发现女性的温度变化更加敏感,最后PMV值却忽略了这种性别差异,假设人类有着同样的代谢率——每平方米58瓦特。奥莱森说这不算缺陷,因为代谢率的个体差异大过两性差异。他并不否认女性代谢率比男性低,但认为这一点因为女性通常体型更小、体表散热面积更少而得到平衡。而通常所见的男女差异——同一间空调房里,女性“美丽冻人”,男性却舒适自在——主要是着装造成的,“在很多办公场所,尤其是夏天,男性穿着裤子和正装衬衫,女性则着装比较清凉,比如裙子和短袖衬衫。”他说,PMV值无懈可击,ASHRAE标准不太可能改变。

显然,金玛不会同意这样的看法。他承认自己的研究样本量小,但足以揭示现行标准的缺陷。虽然缺陷只有一个——代谢率设定错误——但其影响却超越了性别。老人的代谢率可能跟年轻人不同,不同体质的人代谢率可能也不一样。

在他看来,要想让办公室温度变得更加平等,就必须改变职场文化,包括我们的观念:怎样的室内温度才算合适。和许多来自寒冷国度的人一样,提出PMV值概念的热舒适研究权威范格不喜欢太多空气流动,因为那让人想到寒流。但在气候温暖的国家,比如澳大利亚,空气流动是件好事,那叫微风拂面。因此,与其采用高能耗的冷却空气法,建筑管理人员不如让空气流动起来。

另外一个选择就是改变着装。2005年,日本环境部发起“清凉商务”运动,强制要求政府各部夏季把空调调至82华氏度(约27-28摄氏度),以节约能源。环境部呼吁职员不系领带,以短袖衬衫代替外套。两年中该计划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大约150万吨。2011年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后,日本核电产量收缩,进一步推出“超级清凉商务计划”。

有一点很清楚:即便是在“冻人”的室内气温下,人们还是倾向于穿得“负责任”。21世纪初,迪尔的一个研究生克莱格·摩根曾在悉尼一个国际金融公司总部进行调查。星期一到星期四,职员们严格按照公司规定,西装革履,但是到了星期五的“便装日”,哪怕办公楼里仍然温度很低,他们也会按照季节着装。“好像是出于本能,”迪尔说,“人们看着窗外,选择衣物,好像他们要在户外度过一天似的。”或许解决之道就在于让室内温度稍微提高一点,更加接近室外。也许空调升温后,所提供的热量“超过了亚当所需”,但亚当们可以扔掉夹克和领带。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优府网】官方微信(微信搜索“优府网”或“uninf-media”关注)


(资讯责编:宋萌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