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军事 > 正文

台湾劝老兵勿参加大陆阅兵:年纪大旅途奔波

发布者:刘瑞玲  (优府网  — 军事编辑)   分享 评论 投稿
据最新国内新闻报道,大陆国新办23日公布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方案,国民党部分老兵也受邀参加阅兵。这在岛内引发一系列反应,台湾当局正试图劝阻老兵不要参加。据报道,台“国防部”23日称,希望抗战前辈们心系“中华民国”,不要受到中共“统战”的影响。发言人罗绍和还声称,史料足证“中华民国…

最新国内新闻报道,大陆国新办23日公布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方案,国民党部分老兵也受邀参加阅兵。这在岛内引发一系列反应,台湾当局正试图劝阻老兵不要参加。


台湾劝老兵勿参加大陆阅兵:年纪大旅途奔波


据报道,台“国防部”23日称,希望抗战前辈们心系“中华民国”,不要受到中共“统战”的影响。发言人罗绍和还声称,史料足证“中华民国”主导八年抗战,“两岸人民应秉持‘不容青史化成灰’的态度”,如此方不辱先烈先贤的奋斗牺牲,并且让后人正确认识抗战史实与和平的重要性。陆委会呼吁大陆正视“中华民国政府与国军领导对日抗战的史实”,并希望台湾人踊跃参加当局主办的纪念活动。“退辅会”则透过各地荣民服务处,向收到大陆邀请函的老兵“道德劝说”,希望他们顾及自己年纪大,避免旅途奔波。

除了阅兵外,大陆举办的一连串纪念活动中与台湾有关的,还包括9月3日前后举行港澳台同胞、海外有关人士纪念抗战胜利座谈会;10月25日前后,将举行纪念台湾光复70周年大会和学术研讨会。

媒体称,两岸在抗战纪念活动问题上可谓互相较劲:大陆9月3日大阅兵,台湾则抢先于7月4日在新竹湖口举行“国防战力展示”,由马英九亲自主持,并邀请各国驻台代表及武官观礼;大陆将给抗战将领或其遗属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台湾也将颁发“抗战胜利纪念章”。

报道称,大陆相关规划暗藏玄机,搭建出一个向国际发声、宣示地位的舞台,并猛吃台湾豆腐,“以此夺取抗战史实的话语权”。另报道称,大陆公布的阅兵方阵阵容,有几个“首次”,其中包括首度将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等英雄模范部队代表编组受阅,“从东北抗联等4个英雄模范部队,就时间序列看,中共将抗日时间点往前拉至日本扶持伪满洲国,此举实有意削弱国民政府在对日抗战‘正面战场’力量,用空间稀释时间。再看此四英模部队,实为敌后战场的中共解放军部队”。文章认为,此举从两岸关系看,反让国民党陷于两难:如果国民党强力反驳大陆的话语权,不利国共和解气氛;如果不反驳,又落入绿营对国民党“台湾化”的质疑。

国内最新新闻获悉,就在大陆公布阅兵方案的同一天即23日,台军方举行了“国防战力展示”第二次全兵力预演,完全模拟7月4日当天的流程。预演分别进行空中及地面分列式,本次预校可谓“精锐尽出”。由于这是马英九任内最后一次大规模公开校阅部队,“国军”将出动3800多名官兵,各式战机64架、车辆近200部,规模超过2011年“中华民国建国百年”的“国防展演”,其中爱国者3导弹以及自制的“万剑”,都是首度在台湾人面前亮相。至于抗战老兵,将在7月4日正式典礼上露面,共有24人搭乘8辆悍马车,并穿上定制的抗战时期制服。将领坦言,由于老前辈都已八九旬高龄,虽然车上有遮阳篷,但在烈日下是否会身体不适,还是令人担心。

针对两岸在抗战纪念上“互别苗头”,大陆举行盛大阅兵仪式,除了希望日本为二战的侵略行为道歉外,“在两岸关系上,则多了历史话语权的明争暗斗”。对于“国民党老兵”是指“在台湾还是在大陆的老兵”的问题,大陆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24日表示,相关活动安排将适时宣布。他还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民族的伟大胜利,无论是敌后战场还是正面战场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国防大学教授徐焰24日说,“这不是历史观的问题,而是政治攻势”。马英九当局始终有两蒋情结,国民党总想否定共产党执政的合理性,强调自己是中国的正统,企图争夺主导权,在抗战问题上呼吁“老兵回归正统”,恰恰是这种观念的体现,这实际是办不到的。


(资讯责编:刘瑞玲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