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正文

高考改革带来新变化:地方性加分项目减幅63%

发布者:郭娜  (优府网  — 资讯编辑)   分享 评论 投稿
据教育部最新统计,今年全国有942万考生报名参考。无论是对于这些考生,还是对于始终在探索的高考改革,2015年注定是一个值得记忆的年份。在《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公布后,一系列改革措施陆续出台,为高考带来很多新变化,也为民众期待的高考公平与科学带来新期待。高考加分项…

据教育部最新统计,今年全国有942万考生报名参考。

无论是对于这些考生,还是对于始终在探索的高考改革,2015年注定是一个值得记忆的年份。在《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公布后,一系列改革措施陆续出台,为高考带来很多新变化,也为民众期待的高考公平与科学带来新期待。

高考加分项目明显“瘦身”

奥赛奖牌、体育特长不再是加分“王牌”,三好学生、优秀干部逐渐褪去光环……新高考改革方案规定从今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并报教育部备案,原则上只适用于本省(区、市)所属高校在本省(区、市)招生。

最新国内新闻了解到,今年全国性加分项目已按要求全部调整到位,地方性加分项目也将从2014年的95个陆续减少到2018年的35个,减幅63%。有30个省份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实施方案已报教育部备案。

“公平是高考改革的核心精神。”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说,“取消或减少高考加分项目,就是为了最大可能减少舞弊。”

自主招生在统考后进行

今年,新高考改革方案规定“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让不少考生和家长感到“负担有所减轻”。

陈志文说:“用高考成绩这个最大公约数作为前提,可以减少自主招生可能出现的操作空间。”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这项改革突出了统一高考的权威性、重要性,从某种程度上确实降低了考生和高校双方的自主性。但是仍有一些高校可能会提前和一些中学“私下”接触,提前瞄好尖子学生。

2003年以来,国家在90所高校启动自主招生试点,每年通过自主招生渠道录取的考生人数约占试点高校招生总数的5%。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参与自主招生试点的90所高校已全部公示2015年自主招生报名审核通过名单,自主招生考核推迟到全国统考结束后至成绩公布前约两周内完成。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方平认为,相对于统一高考,高校自主招生具有更大更多的灵活性,且在管理、监督、信息对称等方面相对于统一考试更难把握。这次调整也使高校自主招生的质量有了更充分的依据,从总体看更趋合理。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分类考试

根据新高考改革方案的部署,2015年通过各种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预计将占到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

所谓分类考试,《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详解为: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

程方平说,这次改革一方面调整了学术性知识和专业技能性知识在考试中的比例,另一方面加大了中职生报考高职校的比例(在以往这一比例被限制在5%),不仅使高考的功能进一步扩大、强化,同时促进了职业教育体系的进一步融通。

专家估计,如果分类招生顺利实施,每年约有逾400万考生不再走高考“独木桥”,从理论上可以减轻个人和国家考试制度的双重压力。

陈志文强调,高职院校实行分类考试,出发点是希望有效降低大部分学生的学业负担,但能否真正达到预期还有待观察。“很有可能一部分考生和家长不甘于就读高职高专,最终选择参加两次考试。”

18个省份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

教育部最新通报:今年,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将从去年的15个增加到18个。

“全国统一命题,可以保证命题的水平与科学性,也可以最大可能地减少命题中间环节的跑冒滴漏。”陈志文说。

高考分省自主命题始于1989年,由上海市率先试点。2014年,全国高考共有来自教育部考试中心和自主命题省区市共计16套命题。

程方平说,从部分省市分省命题回归绝大多数地区统一命题有几个重要的理由,一是保证普遍性的命题考试质量,以往自主命题的一些省份还存在问题或不足;二是统一命题更有利于体现公平,减少命题本身存在的难易差别,关键是在判卷、招生时要充分调整好“标准分”与地区“录取分”之间关系,目的也是使考试录取更加公平、合理。

高校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

新高考改革方案提出要建立招生问责制,2015年起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对录取结果负责。

“校长签发录取通知是一种国际惯例。”陈志文说。“不断强化招生问责制度,就是要给高校相关责任人拧紧弦,杜绝权力在高招录取过程中的越位和滥用。

记者了解到,2015年全国各高校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将全部落实到位。同时,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按要求严格落实高校招生信息“十公开”原则和高校招生26条禁令,反复申明招生红线。

新高考改革方案还提出高校可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巡视学校测试、录取现场等方式,对招生工作实施第三方监督。

全面实行平行志愿录取投档

今年,根据高考改革方案的部署,31个省份将全面实行平行志愿录取投档。所谓平行志愿,举例来说,某省份规定考生第一批次可填报6个志愿,那么这6个志愿均为并列关系的“第一志愿”。

平行志愿虽然意在杜绝以往许多第一志愿落空的考生“滑落”到下一批次的情况,但也引发了考生和家长新的担忧。比如在今年首次实行平行志愿的北京,不少家长都向记者表示,这种方式会使更多优秀考生扎堆重点高校,对志愿填报技巧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2003年湖南首次实行平行志愿填报方式试点以来,陆续有28个省市陆续实行了平行志愿。

程方平认为,平行志愿为考生提供了多元选择,也减轻了心理负担,是一项很好的改革设计。

储朝晖指出,平行志愿减少了在某个分数段的考生的未录、漏录情况,但也引发出一些新问题,比如很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会把个人的兴趣、爱好放在其次,有可能导致他们在学业规划上走入误区。

“平行志愿的本意是最大限度实现分数这把尺子的功能,体现高考选才的效率和公平。”陈志文说:“高校、中学以及社会机构应该加强对专业设置、学业规划、考生兴趣等方面的引导,帮助每个考生尽可能填报更适合、更理想的志愿。”


(资讯责编:郭娜 )
标签:最新国内新闻 高考改革 2015年06月07日 08:28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