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在一季度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敦促提网速降网费。工信部回应称,将推动企业加大网络投资、降低手机流量资费,已立即布置相关企业研究落实。
带宽虚标 付20M的钱用3M带宽
昨日下午,科技新闻网记者同360宽带测速工程师及360网络专家走访北京6处地点不同的小区测试用户家中的实际网速是否与运营商承诺带宽网速匹配。其中有5小区网速合格,一处小区的实际带宽网速仅有3M,与运营商承诺的20M带宽网速,相差17M。
据最新科技成果安全专家介绍,测算出的带宽和运营商标称的带宽浮动在20%以内都是正常情况。如果差距过大,那么很可能该用户使用了一些二级运营商的“共享”带宽。“假设有10户人家接入了20M的‘共享’带宽,当其中5户同时上网时,平均带宽能达到4M;但是当10户同时上网时,平均带宽就只有2M了。”
宽带网速“卡”在了哪里?
业内人士介绍,使用电信、联通等基础运营商的宽带,速度打折扣的情况少,而使用部分二级运营商的宽带,速度往往缩水。这中间究竟是哪些环节出了问题?
宽带网络需要经过核心网、骨干网(城市中)、接入网(从楼下到家里),才能到用户终端。而这其中,基础运营商电信、联通掌握了全国大部分核心网络和骨干网络。二级运营商核心网络需要从基础运营商批发。有分析认为,与强势的基础运营商相比,二级运营商多通过低价来吸引用户,以获得利润。
二级运营商在经营过程中,也有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二级运营商向基础运营商申请了100M,最多可以给15到20个人提供10M的服务,但若同时给了50个人,高峰期大家都用,效果就会很差。
目前国家对二级宽带运营商的监管并不完善。工信部所说的中国有多少宽带用户,指的往往就是基础运营商的用户。宽带发展联盟测速,也只测三大基础运营商。
流量清零消协:不是简单投诉可解决
“手机月底流量清零”算不算霸王条款?昨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的相关负责人指出,“从消费者角度来说,肯定觉得是霸王条款,很不合适。”其表示,话费和日常类消费不太一样,基本上由三大运营商掌控,不是说消费者简单投诉就可解决。北京消协此前曾对此发表过相关倡议,呼吁有关部门解决。
据公开报道,2014年3月份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人大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教授指出,“流量清零”是典型的霸王条款。因为这种格式条款是由经营者事先拟定的、消费者被迫同意的、未经过听证会听证过的违背公平交易权的格式条款,同时也是企业单方签订的、单方面排除了消费者的条款,所以这是一种违法的契约。
北京三运营商推出“半年不清零”套餐
中国移动近期推出了流量半年包和季度包,半年包包含60元420M流量,六个月内不清零;季度包包含3个月210M流量,此活动面向全国。
中国电信方面,2014年就在北京地区推出了ifeer业务,其中办卡免费,套餐包含:每月赠送30M全国流量,本地流量六个月内不清零;本地本网手机通话语音免费;本地一网/全国0.1元/分钟。
中国联通近期推出100元包含1GB流量,6个月内不清零,且可以叠加使用,即6个月内使用完1GB,可以继续开通,次日生效,活动面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