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社会 > 正文

因爱吃石榴 村民将310岁的石榴树挖走

发布者:孙雪  (优府网  — 资讯编辑)   分享 评论 投稿
宿迁市湖滨新区皂河镇的计生办后院里,种着三棵石榴树,枝干蜿蜒、树冠面积有近十平方米。然而在4月8日清晨,其中一棵长势最好的石榴树被人连根挖走,枝杈散落一地。最新国内新闻了解到,偷树人已经在4月8日上午被抓获,石榴树也被追回重栽。据宿迁市湖滨新区管委会园林处工作人员出示的一份文件显示…

宿迁市湖滨新区皂河镇的计生办后院里,种着三棵石榴树,枝干蜿蜒、树冠面积有近十平方米。然而在4月8日清晨,其中一棵长势最好的石榴树被人连根挖走,枝杈散落一地。

最新国内新闻了解到,偷树人已经在4月8日上午被抓获,石榴树也被追回重栽。据宿迁市湖滨新区管委会园林处工作人员出示的一份文件显示,该石榴树已经经省相关部门认定,被录入省“古树名木”保护名单,树龄超过310年。

目击者

两村民动手,古树被连根挖起

4月8日下午,我们接到信息后迅速赶往了皂河镇,大树原本生长在该镇计生办的后院里。当地村民介绍,这里曾是皂河镇政府的办公地,镇政府迁走后,这里成了计生办。院落前半部分为办公场所,后院给村民居住。

今年73岁的当地村民徐老汉一直居住在这个后院里,当时他目击了石榴树被人挖走的过程。但是因为他并不清楚石榴树的归属问题,所以也没有出面制止。徐老汉回忆说,8日清晨7时许,3名中年男子来到了后院中,其中两个人拿铁锹等工具动手挖树,另外一人站在一旁,没有动手,他们选择了三棵石榴树中长势最好的一棵动手。大约两个小时之后,这棵石榴树被连根挖起并运走,随后不久派出所的民警就来了。

我们在现场了解到,8日下午4时许,石榴树已经被重新栽回原地,但树杈已经被削减大半。在不远处的空地上,劈碎的石榴树枝被平铺在地上,据介绍,这些树枝正是从石榴树上砍下来的。

警方介入

三人或因“爱吃石榴”连根偷树

当天下午5时左右,警方将偷树嫌疑人带到现场进行拍照、询问等侦查工作,因为案件正在审理,我们未能与偷树的村民对话。不过据警方透露,三人把石榴树偷走后并不是卖掉,而是移栽在自己的家门口,当天中午已经被追回重栽。

现场参与办案的湖滨新区公安分局皂河派出所指导员徐业卫介绍,当天清晨9时许,警方接到了报案,并现场抓获尚未来得及离开的一位村民,并在其家门口发现了被盗的石榴树,当时石榴树已经被栽在自家院内。其中一人赵某交代,他只是想吃石榴,看到此处石榴树无人看管,以为是无主石榴树,才打起偷树的主意。

徐业卫介绍,如果有相关文件证明该石榴树是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其他平级机关认定的“古树名木”,那他们的偷树行为将会是比较严重的刑事犯罪。

这株“古树名木”重栽后生死难料

在警方办案现场,接连又有数名皂河镇园林管养部门、湖滨新区管委会园林部门的工作人员赶到现场,他们向我们证实,被盗的石榴树树龄超过310年。

随后,皂河镇城管环卫服务中心负责人袁松出示了一份湖滨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的一份文件,文件内容为《关于开展古树名木普查的通知》,文件要求袁松负责普查皂河镇境内所有古树名木,该文件附录还提供了一份湖滨新区境内所有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名单,现代快报我们在该名单中发现,这三棵石榴树赫然在列,登记树龄为310年,胸径30厘米,树高4.5米。湖滨新区管委会园林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说,该石榴树在2008年时经市人民政府认定为市级“古树名木”,当时树龄认定为305年。2009年,该树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收录进省“古树名木”保护名单,据推算,该石榴树树龄至今已经有312年。据工作人员介绍,虽然石榴树已经被移栽回原址,但是能否存活还需要观察一段时间,暂时无法下结论。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还见到了一名83岁的当地老人金丽美,老人告诉今日国内新闻,在建国之前,计生办后院原本是清末一名武姓地主的私宅,老人在约四五岁的时候,曾到石榴树下玩耍,当时的石榴树胸径已经有20厘米左右了。

律师说法

偷树贼会受什么处罚?

被警方抓捕后,赵某等人才知道自己闯了祸,但心中仍有些委屈:“这树看上去也不粗壮,谁知道都几百岁了?”

当地村民也非常好奇:“原来这几棵树‘来头’这么大,那赵某他们要判几年呢?”

为此,我们咨询了几位律师和法官后发现,不少资深的法律界人士在这件事上都坦言“拿不准!”

“这种古树,尤其是石榴树,一般人很难从外观上判断出它们的价值,所以赵某等人主观上确实有可能以为自己只是在偷一棵普通的石榴树,这还需要警方进一步调查。”宿迁一位资深法官告诉我们,如果经过警方调查,赵某等人在明知古树年份、价值后,仍旧实施偷窃的话,那毋庸置疑,他们的行为是构成犯罪的。

另外,该案不像盗墓、贩毒等刑事案件那样,无论是否知情,均属违法,在量刑上没有十分明确的标尺。赵某等人是否要被判刑还需要根据古树价值、受损程度、当地在对古树实施保护时是否明确公告过它们的价值、偷树人是否知情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衡量,再加上国内类似的案件很少,虽然有些案件最后得出了结论,但仍在业界引起了较大争议,因此现在仅凭目前案情就作出猜想有些武断。


(资讯责编:孙雪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