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正文

政府税收不必突击花光 钱要用在刀刃上

发布者:王菁  (优府网  — 资讯编辑)   分享 评论 投稿
近日,财政部教科文司司长赵路对政府“年底突击花钱”解释称财政预算需执行完毕,各国都这样规定,剩太多没法向纳税人交代。他说:“政府收的钱是按年度收的,叫‘财年’,不能多收钱。比如2014年全国财政预算收入是14万亿,不能花10万亿,其他4万亿留着。这是向纳税人不能交待的,你为什么多收4万亿…

近日,财政部教科文司司长赵路对政府“年底突击花钱”解释称财政预算需执行完毕,各国都这样规定,剩太多没法向纳税人交代。他说:“政府收的钱是按年度收的,叫‘财年’,不能多收钱。比如2014年全国财政预算收入是14万亿,不能花10万亿,其他4万亿留着。这是向纳税人不能交待的,你为什么多收4万亿。”


政府税收不必突击花光


各国政府做预算时都是留有余地的,即预算尽量做得大些,以免出现预算执行时“捉襟见肘”的情况,因为一旦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预算增加而议会又不给拨款,就会导致一些政府项目无法顺利完成。如果没有意外情况发生,做得很富裕的预算自然就会剩下一些钱,但剩下的这些钱并不一定非要花光,完全可以转入来年的预算,并非赵路所说“各国政府都要把预算执行完毕”。

根据国际国内新闻提供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2010年不少国家和地区并没有把预算执行完毕,也就是政府的实际支出比预算少,日本中央政府省下1950亿美元的预算;德国中央政府省下1990亿美元的预算;韩国中央政府省下290亿美元的预算;美国各州政府省下320亿美元的预算。

政府财政就是放大了的家庭财政。一个家庭如果年收入7万元,首先要把食品等日常生活花销的4万元拿出来,然后是孩子的学杂费1万元也是必须的开支,剩余的2万元就要留作医疗等意外情况开支,因为一旦生病没钱医院门是进不去的。如果一年全家人身体都很健康没患病,这2万元就省了下来,难道年底非要把省下的这2万元突击花光?突击花掉省下的钱显然不是合理的理财方法,因为我们可以把省下的2万元偿还以往的债务,即使没有债务,也可以把这2万元积蓄下来,用于购买住房或轿车等大件商品,或用作将来发大的事件急需。不管是家庭还是政府,都要未雨绸缪,为将来预想不到的情况有所准备。

实际上,中国政府在2014年并不是收的税花不出去,而是入不敷出。据国内新闻网报道的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财政收入140350亿元,而财政支出151662亿元,有11312亿元的财政赤字。最近几年,政府财政赤字呈上升趋势,2010年为6495亿元,2011年为5190亿元,2012年为8502亿元,2013年为10601亿元。李克强总理2015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2015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

每年的财政赤字积累起来就形成了政府债务。中国审计署2013年2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中央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98129.48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600.72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23110.84亿元。也就是说,2013年6月底中央政府至少有10万亿元的债务,再加上近两年2万多亿元的财政赤字,目前中央政府至少有12万亿元的债务。

地方政府债务一直是笔糊涂账,参考消息网2015年1月11日引用外媒报道称,中国地方政府要在1月5日之前将未偿还债务的统计数据上报给财政部,2014年底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23万亿元。按以上数据,目前中国政府债务约是35万亿元,这么大的政府债务怎么还?只有靠财政盈余来偿还,如果每年都有财政赤字,政府债务永远无法清偿。

所以,政府收的税年底突击花光毫无道理,因为我们目前还有35万亿元的公债,我们需要有财政盈余来还债。纳税人也不希望政府年底突击花钱,因为突击花钱只是为花钱而花钱会出现乱花钱现象,钱用不到刀刃上,而目前多数百姓的养老、医疗等诸多民生问题急需解决,突击花钱有悖纳税人的意愿。如果政府收的税多得花不出去,全民分红也比突击花钱好。


(资讯责编:王菁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