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正文

“茅台故事”引人深思 金杯银杯不如打造市场好口碑

发布者:王菁  (优府网  — 资讯编辑)   分享 评论 投稿
很多人都听过茅台酒“怒掷酒瓶振国威”的故事,讲的是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中国代表佯装失手摔坏了一瓶茅台酒,顿时酒香四溢,评委们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于是向茅台酒补发了金奖。有媒体报道称,摔瓶获奖说法存疑,百年金奖可能造假。这一报道,再次把茅台置于风口浪尖。“怒掷酒瓶振国威…

很多人都听过茅台酒“怒掷酒瓶振国威”的故事,讲的是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中国代表佯装失手摔坏了一瓶茅台酒,顿时酒香四溢,评委们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于是向茅台酒补发了金奖。有媒体报道称,摔瓶获奖说法存疑,百年金奖可能造假。这一报道,再次把茅台置于风口浪尖。


茅台故事引人深思 金杯不如好口碑


“怒掷酒瓶振国威”是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对此一直有怀疑声音,甚至还有酒企站出来公开质疑,认为“完全是虚假宣传”,要求茅台公开道歉。历史的真相只有一个,不知道当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有没有详细记载,如果有的话查询一下也就知道了。

只是站在市场竞争角度,真相真的重要吗?在茅台的发展史上,并不只这么一个故事,比如开国元勋喜欢茅台,也一直是坊间高烧不退的话题。这些故事对于茅台来说,可能有着“金杯银杯”的味道。一直以来,茅台也喜欢炒作一些故事,借势宣传自己。有故事肯定是好事,但要说茅台的发展取得今天的市场位置,完全得益于这些故事,也真是“让人醉了”。

在任何一种经典产品的形成过程中,都能听到各种各样的故事。虽然有不少人津津乐道,但在事实上这些故事未必起到绝对作用。这一点在“中华老字号”身上,有着清晰表现。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形成了多少老字号?留下来的又有多少,至今依然风光的又有多少?不必讳言,倒下的比留下的多,艰难的比风光的多。这在一些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更深刻的体会。而那些存留下来并且发展很好的老字号,又有多少真正是“承蒙祖荫”过日子的?

一个经典产品的形成,往往有着两个因素,一个是品质,一个是文化。文化只是经典的一个部分,故事更只是文化的一个部分。历史和故事,提供的只是一个台阶,能不能迈上新台阶,靠的却是当下的努力。在市场的长河里,“有故事的酒”其实并不少,在一些经典诗句中,也经常能读到一些酒的名字。可惜许多名字,并没有浮出市场水面,有些甚至已经“风吹雨打去”。问题主要出在哪里?还是当下的努力,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发生在茅台身上的一些故事,说重要其实也不重要。因为有了这些故事,茅台为更多人熟悉,但如果只有故事没有品质,故事就会淹没,在市场上激不起半点涟漪。这里其实就是“金杯”和“口碑”的关系。无论是摔瓶的故事,还是获奖的传说,最多只能说明捧得了“金杯”。手捧“金杯”,闪闪发光芒,自然是好事,也不能说不重要,可如果没有后续的努力,没有内容的支撑,也就不会有“口碑”,也很难获得市场的认可。

国内新闻网了解现实中有不少企业把很大的精力,用在参加各种评奖上,由此导致评奖滥觞,甚至一些机构收钱评奖,一些企业花钱买奖。市场位置不是评奖而来的,伟大企业不是金杯支撑的。现在市场上,无论世界五百强还是其他著名企业,有哪一家是评奖而来的?老老实实做产品,认认真真做品牌,由此形成的口碑比任何金杯都重要,也比任何故事都动人。

“茅台故事”恰恰说明“金杯不如口碑”。从文化角度去考证“茅台故事”,可能还有一定意义,但对于市场主体来说,千万不要纠缠于茅台故事真假,真要是纠缠也就输了。有这闲工夫,还不如去努力提高品质,打造自己的品牌,夯实自己的口碑。


(资讯责编:王菁 )
标签:茅台故事 今日国内新闻 金杯 口碑 2015年03月18日 09:15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