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国内 > 正文

消费者权益保护日 问题年年曝光为何仍层出不穷

发布者:任波  (优府网  — 资讯编辑)   分享 评论 投稿
关注最新国内新闻热点内容,昨日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工商总局发布了《2014年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情况报告》。《报告》显示,当前消费者维权呈现出新的特点:网购投诉猛增,手机投诉数量增至首位,虚假广告、虚假宣传成为消费投诉热点和工商机关查处的重点。此外…

关注最新国内新闻热点内容,昨日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工商总局发布了《2014年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情况报告》。《报告》显示,当前消费者维权呈现出新的特点:网购投诉猛增,手机投诉数量增至首位,虚假广告、虚假宣传成为消费投诉热点和工商机关查处的重点。此外《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也于昨日正式实施,出台了“对已拆封网购商品拒绝退货的工商可罚”等新规定。

消费是现今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也是市场运作的重要环节。回顾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从“水货”、假冒品牌、劣质食品,到如今网络陷阱等等,几乎可以说,一部打假史,见证了市场发育的不同阶段。假冒劣质商品,其实是市场失序的一种典型体现方式,打假,必须超越具体问题商品和数理的盘算,要有市场问题感。

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好处,正是整合权力执法资源,重点突破某个市场症结。以前打假集中在“水货”,那个年代,我们满街看不到几个像样的正牌商品,穿衣戴帽有个货真价实的品牌,是可以出去炫耀的事情。前些时日,网络打假甚嚣尘上,网购背后的监督管理制度一度成为话题。这些都是市场“问题感”,也就是说,相应市场阶段的困惑,折射在某一类型的问题商品身上。

整合权力执法资源,为集中治理相应市场问题,提供了推力,“3·15”是一个契机。这个日子有重要作用,但要物尽其用。年年曝光,不能是年年岁岁花相似,以为凑足了问题商品数量,就挺震撼,就贴近了保护日的主旨。市场在发展,问题有新情况,整合执法资源重点突破症结,是消费者所期盼的。比如“团购”等具有“线上付款线下交易”双重属性的新形式,已经面临新的立法需求,看起来是针对团购中的各种陷阱,其实涉及电商时代的市场建设问题。

商业模式日新月异,欺诈消费者的手段也会层出不穷,归根结底,市场漏洞也在“发展”,有更高级的表现形式。以网络打假为例,全力研究网络交易中的法律、制度困境,升级监督管理手段,提升执法水平,是今天市场提出的一个新课题。也有些消费欺诈其实早已存在,但一直没有强力整肃,譬如购房中的各种瞒骗,甚至公然违约,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很多时候却视之为法律合同问题,市场症结没有审慎对待。

市场在发展,问题在“跟进”,我们要有时间感。目前的消费者维权模式,仍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市场上发生了什么,就制订法规和政策去解决什么,这本来没错,但反射弧往往太长,消费者等得着急。

面对消费者维权的诉求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保护与治理的手段需要走得更快一些,更及时一些。公平诚信的交易、安全有序的市场,是广大消费者的共同心愿,也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


(资讯责编:任波 )
标签:国内新闻热点 消费者权益保护日 2015年03月16日 10:08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