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条”,最近被网民称为“史上最牛零食”。这种袋装小食品看似不起眼,却广受欢迎,其生产过程与卫生程度到底如何?5天、2000公里、4个城市、8个厂家……在“3·15”消费者日到来前夕,实地跨省追踪了“只闻其名,不见其地”的辣条厂:12位数的手机号,消失的厂址,让人无处寻找;紧闭的大门,高墙上的监控,让人屡屡碰壁;紧邻厕所的厂房,徒手操作的工人,与辣条的火爆相对应的,是生产状况的触目惊心。
“出产于河南某家甚至没有在工商注册的农村小作坊,工厂卫生条件恶劣,工人直接用手包装辣条,上完厕所后不洗手继续对辣条装袋。食品厂老板则坦陈,对于微生物状况心里没底,‘但如果进来要洗手,上个卫生间要换个衣服,工人就感觉有点约束,就不好招工’”——那些不吝啬于在网上对辣条狂热追捧者,倘若他们知道辣条是如此制造出来的,我不确定,他们是否还会“任性”地吃辣条,但作为一个事实,报道中糟糕的辣条生产过程,也许真的没有那么意外。
据最新国内新闻了解分析,多年来以河南郑州为中心,形成了一条颇具规模的小食品产业带。从扎堆集中到大城市边缘地带到分散潜入偏远农区县,隐蔽在民房里“打游击”,正成为新时期“问题食品”生产的一种趋势。农村市场点多面广,加上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差、基层执法人手少,由此形成监管薄弱地带。所谓的“辣条”,无疑正是这些小食品中的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既然本身的生产门槛低,既然偏远农区县的执法力量孱弱,辣条的生产自然会呈现出混乱的态势。
真正不正常和莫名惊诧的是,作为一种在网络上广受关注的日常小食品,对于“问题辣条”的新闻暗访,实在不应该走在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治理之前。正常与合理的场景应该是:如果说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不能做到对“问题辣条”的先知先觉,但伴随着“辣条”的走红,伴随着其食用人数的日益增多,监管则理当迅速跟进。这是食品安全监管的基本自觉,然而,正如记者的调查所发现,对于这些不合格的厂家,当地工商部门常常只是发一封“整改通知函”了之,甚至早与其形成了利益链条。
从发生学的角度观察,脏兮兮辣条的生产过程,无疑再次证明了食品问题的由来。食品问题因何产生?此前习惯性的说法是,缘于生产企业道德血液的缺失,但事实一次次地证明,食品安全问题更是管出来而非生产出来的。具体到“辣条”一事上,早在2011年5月,河南省内53家辣条生产企业的不合格产品全部被北京市食安委下架。强制的集体下架之后,为何辣条还会被不干净地生产,一切只能来自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人为的熟视无睹,而这正是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缘由。
据调查了解之后,辣条的不卫生生产状况,或许会引发相关监督部门的深度关注。但不得不承认,这依旧是一种注意力治理:因为“辣条”在网络的走红,媒体开始关注到其生产过程;因为媒体的真相披露,监管部门才开始关注到对辣条的日常治理。
在辣条背后,还有多少不知名却又不卫生的小食品?又有多少偏远的郊县区,依旧在成为不卫生食品的集中生产地?在“疯狂辣条”的新闻后,这是必须追问的;同样需要追问的,则是常态食品安全监管能力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