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使得环保成为热门话题,与此相关的讨论绵延已久,其中积累的一个共识就是,必须重视该问题,并尽快采取积极行动。关注今日国内新闻热点内容,全国“两会”作为共商国是的重要场合,代表、委员们对环保也有着特别的关注,其间有关环境治理的诉求得到了官方的回应,相关的应对之策逐渐浮出水面。
代表、委员对环保提出的建议不少都涉及具体的环保措施,比如民盟、民建、农工党等民主党派建议京津冀三省市应联手应对大气污染,并提出了设立“生态保护基金”的建议。而全国人大代表宗庆后则反对汽车限购,认为解决空气污染问题应当多修建立交桥和高架桥,保持道路通畅,并使交通指挥智能化,提高道路运行管理水平。新上任的环保部长陈吉宁的观点同样让人耳目一新,他提出对企业环境违法要严格查处,地方政府和部门违法的也要依法查处。
由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与专业性,缺乏相关知识背景的代表、委员从技术角度介入讨论的空间其实并不大,相对而言,公权力在环境治理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则容易界定。代表、委员们提出强化公权力责任来治理环境的建议针对不同的主体,方法论却如出一辙,那就是,要通过政府的积极行动,尤其要通过强化对责任主体的监督从而达到治理环境的目的。类似的建议容易得到舆论的喝彩,可见触及了问题核心,至于是否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则还有待商榷。
地方环保部门执法不严,层出不穷的地方保护主义,显示政府部门在环保工作中监管不力,环境保护的角色扮演不到位,甚至颠覆了这一定位,走向了环保的对立面。代表、委员们顺理成章提出强化问责的建议,这无疑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事实上,通过强化问责继而推动环境治理的建议已逐渐被采纳,因为环境问题而被问责的官员越来越多,也有地方政府部门因为治理环境不力而受到上一级政府部门的处罚。这些措施有一个共性,即本质上都是事后问责,在实践中能够起到多大的震慑作用难以预知。在“唯GDP论”还未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的情况下,不排除有的政府部门或官员存在铤而走险的心理,所以环境治理要取得更好的效果还应涉及日常的权力制约与监督行为。此前就有批评者将环保问题概括为政府监管不力与监督政府不力两个方面,相对而言,如何监督政府行为,使其行为不走偏,还有待深入探讨。
代表、委员的声音有一定的代表性,环境治理确实需要有环保执行力的政府部门。除此之外,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制建设同样亟须推进。本次人大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傅莹提到,环保法一系列相关法律都要“动大手术”,并且要“长牙齿”。“两会”环保话题可谓众声喧哗,环保涉及诸多领域的事实提示我们,碧水蓝天并不是一个容易抵达的目标。
今年“两会”环保话题的高热度预示着新一轮的环境治理将提上日程,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当然,无论是“两会”还是民间,环保话题的高热度并不意味着这是一个低门槛的话题,相反它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不同角度的思考会得出迥异的答案,在落实为具体行动之前,需要去甄别、去论证。在呼吁重视环保的同时,也要警惕环保行动异化为追求个人利益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环保决心和注重实效的行动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的环保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