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社会 > 正文

如何在最佳的时间点选择正确的工作方向

发布者:张利  (优府网  — 资讯编辑)   分享 评论 投稿
“在同一个公司待多久跳槽最适合”这个话题经常会被网友们问起。根据对身边同事的了解以及自的经历,分享一下个人对这个话题的看法。无论是HR还是猎头,对应聘者非常看重的一点便是“忠诚度”,因为一个企业不希望辛辛苦苦培养的员工到头来却为别人做了嫁衣。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了解,一个人如果在同…

“在同一个公司待多久跳槽最适合”这个话题经常会被网友们问起。根据对身边同事的了解以及自的经历,分享一下个人对这个话题的看法。

无论是HR还是猎头,对应聘者非常看重的一点便是“忠诚度”,因为一个企业不希望辛辛苦苦培养的员工到头来却为别人做了嫁衣。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了解,一个人如果在同一个单位工作年限低于2年往往会被看做“不够忠诚”;而不到1年,便被视为“稳定性差”。

那么是不是年限越长越有价值呢?不尽然!如果一个人在同一个企业工作年限超过了5—8年,且岗位较低薪资平平,这样的人反而没有竞争力。

就个人的观点而言,在同一个公司同一个岗位上工作3—5年,如果职位没有上升、薪资没有大涨幅,应该考虑内部转岗或者外部跳槽来增值,否则个人的价值和能力不进则退。


在正确的时间选择正确的方向


为什么是3—5年?

不管是同行同岗还是跨行换岗,一个人在进入一个新的工作环境,第一年往往是“打酱油”的熟悉过程;第二年才可能慢慢进入角色,真正融入企业文化,熟悉自己产品的内涵;经过前2年的积累,到了第三年才真正出成绩,当然这也是职位和薪资提高的关键时期。

如果跳槽后进入一个同行同岗的新环境,那么“打酱油”的时间会缩短,但不会少于6个月,基本也是在第三年才能实现职位和待遇的较大提高。而且主管对于员工的期许也多集中在第二、三年。因此,进入一个新环境后的第三年如果做不出较大成绩,哪怕个人不主动请辞,恐怕主管也会坐不住。

三年也是大多数正规企业第一次签合同的期限,如果被公司认可,那么接下来将会是合同续签。

如果个人表现很优异,到了第三年没有获得职位的提升(或是因为内部没有空缺职位),请不要在合同到期日贸然选择不续约。毕竟做生不如做熟,继续巩固一下自己的工作业绩,在第四、五年时看是否有提升的机会?

如果你有幸在第四或者第五年被内部提拔,那么继续在这个岗位上,仍旧以三到五年为限,为自己设定下一个提升目标。

如果到了第四、五年,成绩突出却没有得到更高的职位或者薪水,那么最明智的选择就是跳槽。因为眼下的环境已经成了瓶颈,而且个人的求胜欲望和上进心处于高点,此时跳槽不仅可以得到更高的职位和待遇,也可以继续延续个人的求胜欲望。

如果选择混日子或者安于现状,那么你将会面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危险时刻,因为缺乏更高的发展空间,将慢慢削弱个人的求胜欲望,时间也将慢慢钝化个人的上进心,一旦这样的日子持续超过2年,一个人的锐气将被磨平,再想重拾当年的雄风,很难。在这样的状态下跳槽,你很难有信心去博得一个更高的职位和薪水。因为企业更喜欢充满激情、充满创造力的头脑,而不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心。

在同一个公司同一个职位上一旦错过了3—5年的跳槽黄金期,员工对安逸的需求大于上进求胜的欲望,随着年龄的增大、家庭琐事的负担,人的惰性将越来越束缚内心,最终沦为朝九晚五混日子的上班族。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认为有的人尽管职位从职员到了主管,又到了经理,但是薪水每年以5-8%的比率增长,超过5年依旧缺乏竞争力。很多人不再敢于去接受新事物,而安于每年5-8%的涨幅。但在跳槽时,HR只会以你当下的薪资为起点,然后增长10-30%,因为你的工作年限越长且待遇较低,对HR而言,说明你的价值也就在这个水平上,不会给你超过50%的薪资增长幅度。

3—5年,尤其是在第四或者第五年,员工刚刚过了对原单位的新鲜感,呆腻了老环境,这时跳槽到一个新的环境将继续刺激自己的创造思维。员工很难继续吃老本,只能不断学习提高自己进一步巩固个人的能力,于己于企业都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资讯责编:孙雪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