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社会 > 正文

在职场中奋斗是人生主题,而非人生目标

发布者:张利  (优府网  — 资讯编辑)   分享 评论 投稿
我的很多职业有小成的朋友,听到我是做职业咨询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该怎么做到总监?”、“我该怎么到VP(VicePresident,副总)?”。这些朋友过去的职业经历都是一部奋斗史。努力工作、学习领导模仿上司、结果思维、快速学习。他们如同一个个腰上挂着无数首级的战士,一路拼杀,其间学得各种兵…

我的很多职业有小成的朋友,听到我是做职业咨询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该怎么做到总监?”、“我该怎么到VP(VicePresident,副总)?”。

这些朋友过去的职业经历都是一部奋斗史。努力工作、学习领导模仿上司、结果思维、快速学习。他们如同一个个腰上挂着无数首级的战士,一路拼杀,其间学得各种兵器技能,逐渐成为校尉、将军,而今他们发现自己三十大几,再往上拼遇到瓶颈了。

人力资源管理师往往会让他们回顾一下过去,当年,你从一个助理升到主管,有多快乐,奋斗了几年从主管升到了副经理,有多快乐,之后从副经理升到了经理,有多快乐……随着他们职级的提升,他们快乐的持续时间却在减少。一旦拥有,短暂的快乐之后马上感觉无聊。

他们所谓如何升职的问题只是表面。我在之前曾经提到过“职业倦怠”的话题,这类朋友问题的本质是职业倦怠。叔本华讲过钟摆理论,人生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摆动,需求没满足时是痛苦,需求满足时是无聊。职业倦怠就是掉进了钟摆。

我之前也提到了跳出钟摆的方法:找到内心源源不断的加油站,寻找内部动机。

大家无一例外的开出“做自己”的良方:你是自己的国王,聆听一下你的内心: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人生的主题是什么


我承认,这种“门卫问题”对一些人确实有感觉和触动。他们在一系列问题之中受到了启发,发现了天命。但是对另外一些人却毫无感觉:大哥,我看过这类文字太多了,真的不知道怎么找?

而这个社会给我们设定的追求就特别清晰:

男人:助理、主管、经理、总监、VP、CXO、总裁、创业、投资人……

女人:助理、主管、经理、总监或总监的老婆、VP的老婆、名校毕业生的妈妈、CXO的老婆、妈妈或奶奶……

每一步都能看到明了的要求和收益,社会上一堆活生生的案例频现各个媒体,似乎每个人都在走这条清晰但狭窄的金字塔阶梯。当一个人对“门卫问题”产生审美疲劳之后,自然又会转而去追求那个社会方向。重新回到“钟摆”,继续去做“战士”。

如果真正有一些方法,来找到自己的“人生主题”呢?

首先我先要强调几个误区,这十分重要。一旦清晰了这几个误区,你可能就迅速清晰“门卫问题”的答案。

■是人生主题,而非人生目标

我在之前也提到了关于耶鲁大学所谓“人生目标实验”的考据(那个实验是杜撰,子虚乌有的)。现在社会,你很难设定一个特具体明确的一辈子目标:当企业高管,开全国连锁的店铺,拿到博士后学位,赚够1个亿,做出一个能改变世界的产品……这种一辈子的清晰目标会因为种种外在原因难以实现。

但是你一定会找到自己的“人生主题”,“主题”往往不是某个清晰的目标,不是收获什么成果,也不是实现什么结果。它往往可以描述成一个可以持续不断从事的过程。它可能很抽象比如“支持他人”,也可能很具体,比如“写作”,但都有一个特性,就是“没有结束的时刻”。人生主题就是那些“你想做的”。当发现人生主题时,别人看到后也许会很不屑,但是你内心会很坚定:这就是我的。

当我将这个概念澄清给一个朋友时,他马上就脱口而出他的人生主题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不是目标,是一个过程。在他今后,如果看到某个机械或软件问题,他用各种手段解决了,整个过程他会十分享受,问题解决之后他也会有成就感。而且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可以没完没了一直干到生命结束。

我在此列出一些可能的人生主题,你看到这些,也许会启发出你自己的:

解决问题,探索,经营团队,让事情好玩,支持到他人,设计产品,用文字表达,链接人与人,维护家庭,制作东西,在人群中表演,沟通影响他人……

请注意:你的人生主题也许不是单一的某个描述,它可以是多个描述的组合,比如:修理东西,并将方法分享给别人。

■人生主题不会锁定在某一个特定的职业上

很多人会认为,我发现了我的人生主题,似乎我就能锁定特定的职业:就能确定我该做某外企的教育培训行业的行政。这非但不会让你觉得清晰,反而会更焦虑,那要是这个职业不需要那么多人呢?以后这个职业饱和了呢?这个职业门槛特别高呢?

好消息是,“人生主题”可以用在大多数行业职位和企业中。如果是“解决问题”,到IT行业做技术支持可以是典型的解决问题;在金融行业里做运营也是解决问题;在淘宝店做店长,其大部分工作同样也是解决问题;如果是“用文字表达”,当作家是典型的用文字表达,做我们也同样是,在传媒行业做编辑也同样是,如果去做旅游行业,做一个旅游体验师,还是;链接人与人,这似乎是公关行业的专利,但如果你做销售、市场,是不是大量的工作也是链接人与人,如果开咖啡厅呢?在一家社交网站做产品经理呢?这些职业都是链接人与人。

因此,当发现自己的人生主题之后,你不会感觉自己的可能性变少,反而发现可能性变多了。相比“目标”这个短期、明确、具体的概念而言,人生主题更像是一个大方向。目标只是一枝花,而人生主题却是一个花园。

■往往需要一定职业生活经历之后才能发现

我们很难在高中、大学一毕业就发现自己的人生主题,那时候谁也没有太多人生经历,一个只写过几篇作文的童鞋很难体会到“用文字表达”的享受和成就感,一个没组织过几回活动的人也很难发现自己很善于连接人脉……。这也是为何有十几年职业经历的人才会有“追求内部动机”的渴望,因为职业初期的他们往往处在模仿和追求社会价值阶段,还没到追求自我成就的程度。退一万步讲,假如一个人真的在大学时就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主题,那该恭喜,他可以照着他的人生主题来自我实现了。

当清晰了上述误区之后,发现“人生主题”的方法就变得简单了。我推荐几个有意思的“魔法”:

1.墓志铭

假如有一天,那个夜里,月朗星稀,一切安详静寂,周围响着微风的簌簌声,偶尔有蝉鸣声作和弦。衰老的你躺在床上,你很清楚自己今晚睡过去,明天就再也不能醒来,但是你知道你的墓碑上会刻着一些字,它描述了你一生所从事的事情。你因此觉得这辈子没白过,死而无憾。

这些字就是你的“人生主题”。

2.放回忆电影

如果自己的一辈子是一部电影。仔细回顾一下自己从有意识起的每一个精彩片段,在哪个片段中你感到了享受和振奋?在哪个片段中你有“高峰体验”?在哪个片段中你无所畏惧的投入自己的全部?

你会发现,藏在这些片段背后都有一些共同的东西,只要是触及了这些共同的东西,你就如同共振般有莫名的兴奋反应。如果你发现不了共同的东西,那还有一个方法来区分,就是把这个片段的内容分解,然后做删除,你会发现有那么一些部分你无法删除,一旦删除就没有感觉,而其他部分的都可以删除。

HRM系统给大家举个例子,在我给一个客户做这段体验时,她提到她最享受的是把一些事件背后的原因弄明白,然后跟同事分享。我会让她再区分,那假如没弄太明白就跟同事分享更让你有感觉,还是弄明白、但不一定分享更让你有感觉。她说如果弄明白不分享她会觉得没感觉。而即便没弄的太明白但只要能分享她会觉得依然可以很享受。于是她就意识到:“跟别人分享自己的心得”是“人生主题”。

那些无法删除的内容,总结成为一两句话,就成为了你的“人生主题”。

3.疯狂写

这是从国外知名博客写手StevePavlina的博客中找到的,我起名叫“疯狂写”。这个方法似乎真的符合我最开始提到的有效、快、容易这三个人类都喜欢的价值。你只需要单独一个人一个小时,就找到了梦寐以求的“人生主题”。

(1)首先找一个完全单独的一到两个小时的空闲时间。把所有可通信、上网的玩意全扔出去,然后单独在一个空间里。这一小时只属于你,和你要找到人生理想这件事。这可能是你人生最重要的一个小时。当这个游戏结束以后,你的生命将发生奇迹般的变化。

(2)准备几张大的白纸,和一支笔。如果有电脑,可以打开word,新建一个空文档(注意千万别借打开电脑之由打开小游戏什么的)。

(3)在第一张白纸上的最上方中央或者在那个空白文档最上方,写下一句话:“我这辈子活着是为了什么?”

(4)是的,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回答这个问题。把你脑中闪过的第一个想法马上写在第一行。任何想法都可以,而且可以只是几个字。比如说:“赚很多钱”、“周游世界”

(5)不断地重复第4步。直到你哭出来为止(作为男人,恐怕你哭不出来,但你会激动不已,以至于有种被什么附体的感觉)。

这确实是个比较有效的方法。这是对大脑和心智的艰苦挑战,你的心力要穿越那些“虚伪追求”,从而一点点发现真实的人生。这其间你在做各种回顾,你的大脑如同过电影一般,你过往的悲伤、喜悦、无聊等各种图片和声音掠过。但是不幸的是,很多人并没有坚持写超过30分钟。他们并没有找到那让他激动不已的时刻,就放弃了。不过没关系,你有很多个能单独安排的两小时,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呗。

在你写的时候,会发现那种激动会在某个描述中出现,此时你可以回顾并圈起来,然后继续写,你会发现这种描述会一再出现并更加清晰,逐渐达到激动不已的时刻,此时,准备好纸巾,人生主题会蹦出来。

当“人生主题”清晰后,你会有种“从战士到国王”的变化。也许在生活和职场上,你依然是那个执行力强、每战必争、勇往直前的战士,同时你内心那个“国王”会一直召唤,让你抽点时间回归到自己的“王国”里,为你自己的“人生主题”建造和经营。


(资讯责编:孙雪 )
标签:人力资源管理 HRM系统 人生的主题是什么 2015年02月12日 10:09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