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军事 > 正文

专家:中国五代机名不副实 应在六代机上实现赶超

发布者:赵雅敏  (优府网  — 军事编辑)   分享 评论 投稿
俄罗斯媒体近日报道称,俄目前已经开始研制第六代战机。俄媒体还报道称,美国也已经进行相关工作。不过专家认为,目前国际上的六代机基本处于概念论证阶段,尚没有证据表明有第六代战机进入型号研制。国内新闻热点对于中国而言,六代机需要跟踪和论证,但同样需要面对当下的威胁。中国必须权衡未来需…

俄罗斯媒体近日报道称,俄目前已经开始研制第六代战机。俄媒体还报道称,美国也已经进行相关工作。不过专家认为,目前国际上的六代机基本处于概念论证阶段,尚没有证据表明有第六代战机进入型号研制。国内新闻热点对于中国而言,六代机需要跟踪和论证,但同样需要面对当下的威胁。中国必须权衡未来需求与现实挑战。

俄媒公布六代战机研发进展

俄罗斯《观点报》3日报道称,俄罗斯国家技术公司旗下的“无线电电子技术”联合公司副总裁弗拉基米尔·米赫耶夫3日表示,俄罗斯已经开始研发第六代战机。新一代战机将有两种机型,无人驾驶战机和有人驾驶战机。俄国防部暂时没有放弃有人驾驶战机计划。实际上,2013年就有媒体透露,俄罗斯开始进行第六代战机的研发。去年7月联合航空制造公司曾表示,预计第六代国产战机样机将于2020年下半年推出。战机主体材料将采用高耐用、轻量化的复合材料,具有高超音速,在某阶段速度可达6-7马赫。

俄罗斯之声2014年10月23日曾报道称,俄罗斯前景研究基金会总经理安德烈·格里戈里耶夫曾表示,俄罗斯科学家开始研发采用复合材料结构制造的第六代战斗机。“我们的任务是为制造第六代战斗机打好基础。这些项目目前在研究中。首先,是与材料和发动机相关的方案。还有一个不寻常的项目,是与柳里卡实验设计局共同设计独特发动机的计划。”

俄罗斯军工综合体网4日报道称,实际上,美国也早已开始第六代战机研发工作。美国洛克希德·马丁、诺思罗普·格鲁曼、波音等军工巨头都盯上了六代机,开始战机配套的变循环发动机、全频谱隐身、人工智能无人机控制等技术的研发,以适应2030-2060年间的“空海一体战”。去年4月,在华盛顿举办的美国海军联盟海空天会议上,波音公司披露了六代战机F/A-XX的概念图。

六代机到底什么样

据中国军事专家介绍,总体上看,美俄等国的六代机仍然处于概念论证阶段。所谓概念论证,就是要根据军方面临的威胁和可能利用的技术,研究新机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性能,采用哪些技术。概念论证完成后,还要对一些技术进行预研和验证,之后才会进入真正的型号研制。从目前俄罗斯国内媒体的报道看,俄罗斯确实在从事第六代战机的相关工作,但很可能并不是进行型号研制。有俄罗斯媒体报道称,关于第六代战斗机,无线电电子技术联合公司副总裁弗拉基米尔·米赫耶夫的原话是“在为第六代战机做着努力”。格里戈里耶夫也是说“打基础”。迄今为止,俄军方尚未作出正式声明。美国空军和海军也都分别对六代机进行了论证,但是均没进入型号研制阶段。

最新国内新闻至于六代机到底什么样,目前国际上尚没有统一的标准。日本于2012年推出了所谓六代机“i3”标准,即信息化、智能化、敏捷性,并具体列出七项基础技术:“云射击”及先进座舱技术,先进综合火控系统及无人机的“群控制”,定向能武器研究,光传操作系统,凌驾于敌人之上的隐形性能,下一代大功率雷达,轻量化的大功率发动机。也有观点认为,六代机具备“六超”特性,即超扁平外形、超音速巡航、超常规机动、超远程打击、超维度物联、超域界控制。不过这一标准并未被广泛接受。但专家认为,总的趋势是,进一步提高隐身性能,实现包括可见光频段在内的全频段隐身;进一步拓展飞行性能极限,但很可能不会达到高超音速;进一步提高机载武器性能,激光等定向能武器可能投入使用。

六代机对中国威胁有多大?

尽管目前各国在六代机上仍然以论证为主,但美国很可能会在六代机方面首先立项。一名中国军事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美国空军历来追求在装备上领先对手一代。目前,美国在战斗机领域相对中俄的“代沟”被逐渐填平。这或许会促使其加速六代机的研制立项。2010年4月,美空军组建了第六代战斗机办公室。之后,美空、海军又分别发布了第六代战斗机“能力需求信息征询书”,启动了与第六代战斗机相配套的新型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的技术攻关。2014年,美空军又开始了用于第六代战斗机的新一代红外搜索和跟踪系统技术预研。但是,美国的六代机十年内不太可能研制成功。

这名专家认为,尽管六代机的直接威胁尚需时日,但中国应该加紧对第六代战斗机进行跟踪和论证。中国通过研制歼-10,实现了相对美军从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的跨越,然后中国通过五代机的研制,实现了从望其项背到同场竞技,中国应该力争在六代机上进一步实现赶超。另一方面中国关注未来威胁的同时,更要能对付当下的挑战。中国正在研制的五代机,在推重比达到10、可靠的发动机投入使用前,都不能算真正的五代机。中国对现有机型的改进也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必须在未来威胁与现实挑战间做出权衡


(资讯责编:赵雅敏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