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国内 > 正文

朋友圈广告加速微信商业化 会不会重蹈QQ覆辙

发布者:任波  (优府网  — 资讯编辑)   分享 评论 投稿
一夜之间,宝马、VIVO和可口可乐三个微信朋友圈广告在手机上掀起了一场全民式广告狂欢。用户对此大概有两种态度,一种认为社交媒体通过广告谋求商业化无可厚非,另一种声音则是斥责微信的“强盗逻辑”。关注国内新闻热点内容,朋友圈广告可谓是微信进入2015年以来最大的动作之一,这也是微信本身向商…

一夜之间,宝马、VIVO和可口可乐三个微信朋友圈广告在手机上掀起了一场全民式广告狂欢。用户对此大概有两种态度,一种认为社交媒体通过广告谋求商业化无可厚非,另一种声音则是斥责微信的“强盗逻辑”。

关注国内新闻热点内容,朋友圈广告可谓是微信进入2015年以来最大的动作之一,这也是微信本身向商业化转型的明显信号。新浪微博此前在推出类似广告模式的时候遭遇骂声一片,但这依然未能阻挡其商业化的步伐。但与新浪微博遭遇不同,虽然此前,微信在预热朋友圈信息流广告时触发了互联网业界的极大反弹,大家纷纷要求还朋友圈“天空一片蔚蓝”。可在微信朋友圈广告正式推出之后,此前对微信广告的争议却因为高明的投放手法演变成了一场“身份认同的狂欢”——大家并没有表现出对于广告的反感,反而更关注的是自己收到哪一品牌的广告抑或是根本没收到广告,以此来判断在微信世界里被认定的自我身份究竟是屌丝还是精英。

不管是腾讯有意还是无意为之,微信这一高明之举说明了微信对用户的深度了解。只有了解用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用户体验。朋友圈广告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商业化和用户体验的不冲突。

同比国外的Facebook和Twitter无不将广告作为重要的收入来源,广告几乎是和社交网络相生相随的。Facebook在2014年广告收入更是超出了55亿美元,且移动端广告收入占比超过66%,微信朋友圈广告的年收入也在100亿人民币左右。可以说广告是微信商业化的必经之路。

终于广告是社交网络的最大宿命,三条试行广告的效果出其不意,但段子带来的热度和新鲜感过后,大规模的投放会否引起用户的反感还不得而知,微信在朋友圈广告的推广精度以及用户体验维护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进入2015年,微信的商业化还体现在微信红包和微信搜索上。微信搜索框除了对朋友圈、文章、收藏内容的搜索外,搜索附近餐厅的新功能被加入进来,整合了大众点评的微信第一次把搜索的功能开放出来,其在餐饮O2O上的野心可窥一二。

不得不承认,从2014年到2015年,微信的改变已经十分明显,步伐也在日益加速。原本崇尚工具属性的微信从单一的即时通信软件,逐渐加入了微信公众平台、电商入口、微信支付等功能,微信的用户数量也已超过六亿,并成为多数人的主要社交工具,如今的微信已经逐渐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然形成了一个虚拟的生活生态。在微信的虚拟平台上,你可以完成生活中的大部分商业需求。最好的例证就是2014的微信多次宕机事件,回回都引发轩然大波,这也把微信推上风口浪尖,数亿用户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未来,庞大甚至有些臃肿的微信能否真正形成云生态,或者步其前尘QQ,还要看其未来的战略布局。此前,QQ充分体验了腾讯原先大而全的战略思想,但在移动互联网的变革上,大而重的QQ却显得力不从心,对于微信来说,这个承担了腾讯连接一切任务的“轻”产品在一次次的转型和扩展之后,会不会重蹈QQ的覆辙呢?



(资讯责编:任波 )
标签:朋友圈广告 微信商业化 国内新闻热点 2015年01月29日 11:20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