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国内 > 正文

山东潍坊为何会出现杀牛倒奶的事件

发布者:任波  (优府网  — 资讯编辑)   分享 评论 投稿
2015年元旦刚过,山东潍坊就爆出奶农大面积杀牛和倒奶事件。据最新国内新闻调查报道,2014年下半年以来,鲜奶收购价格从6元/公斤跌至3.9元/公斤,同时饲料售价居高不下,奶农养殖成本上升。在青海、山东、河北等传统原奶供应地区,部分奶农不惜倒掉过剩牛奶,有人甚至卖掉奶牛。奶农因奶价狂跌,迫不…

2015年元旦刚过,山东潍坊就爆出奶农大面积杀牛和倒奶事件。据最新国内新闻调查报道,2014年下半年以来,鲜奶收购价格从6元/公斤跌至3.9元/公斤,同时饲料售价居高不下,奶农养殖成本上升。在青海、山东、河北等传统原奶供应地区,部分奶农不惜倒掉过剩牛奶,有人甚至卖掉奶牛。

奶农因奶价狂跌,迫不得已将鲜奶贱卖给养殖户喂猪,仍然处理不掉的则被倒进农田。中国是传统农业国家,历来重视农产品生产,同时也推崇“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节俭之道,“粒粒皆辛苦”的教育自古有之。曾经发生在西方国家的倒奶现象,现在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事件令人震惊,此种浪费更令人痛惜。

痛惜之余,有舆论质疑,倒奶事件背后是否暗藏阴谋。数据显示,我国2014全年进口乳品全部折算为原奶,预计约占全国用奶需求量的1/3。进口快速增长对国内乳企和奶农带来较大压力,基于这种现实,有业内人士认为,“洋牛奶实力雄厚,他们可以先采取低价销售,当中国奶牛被杀掉大部分后,他们再提价”,大量舶来品涌入中国市场,已构成洋牛奶与国产奶之间一场无硝烟的战争,直接威胁我国的奶牛养殖业。有舆论进一步提出,为了中国乳业的长远发展,政府部门应通过技术壁垒来减缓进口奶的数量。

“倒奶”背后真的有阴谋吗?有关部门又是否应出手干预?要搞清楚倒奶事件的性质,首先应搞清楚遭遇“倒奶”的主体是谁。综合媒体报道可以发现,散户奶农是本次倒奶事件的主角。散户在目前我国原奶市场中居于何种地位?据行业统计数据,我国原奶年需求量在4000万吨左右,2014年乳企自有及规模化奶源生产接近3600万吨,也就是说,散户奶农提供的原奶约400万吨,其市场占有率约10%。中国乳制品市场在经历了“三聚氰胺事件”后,大型乳企的自有牧场建设目前已成规模,乳企对散户奶源的需求,也随之大幅减少。这一现状,从相关企业发布的公开信息中也可得到印证:截至2014年3月底,乳业龙头伊利的奶源已大部分来自自建或合作牧场,规模化集中化养殖在奶源供应比例中达95%以上。

了解了散户奶农在行业中的地位,就可发现此次“倒奶”,是一次非典型的供给过剩事件。如果说,国内乳企自控奶源大幅提高,是“倒奶”发生的内部原因,那么,全球原奶价格暴跌,就是事件发生的外部原因。国际原奶价格从2014年3月开始下跌,至今跌幅近40%,这导致进口乳品大量进入国内市场。洋牛奶的涌入,是否会导致国内市场失去议价权?从目前情况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国内乳业与国际市场的融合是双向的。许多国内大企业把目光投向了海外,通过收购获得优质奶源和先进技术。与此同时,国外大公司也开始来华开设大型牧场,新西兰恒天然公司在河北的牧场群已投入运营。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双向融合,将促进国内乳企的发展和市场的壮大,有利于增进中国乳品消费者的利益。

倒奶事件的“内幕”其实是:在国内国际多重因素影响下,散户奶农的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他们没有话语权,而且所提供产品的质量确实无法匹敌进口奶源,因此不得不接受企业的“挑挑拣拣”甚至是“压迫”。倒奶事件的背后,是我国乳业发展中的阵痛,而非阴谋。在这个阵痛期,有关政府部门应主动寻找一个最大公约数,在推动我国乳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有效地保护奶农利益。


(资讯责编:任波 )
标签:奶农杀牛倒奶 最新国内新闻 2015年01月07日 16:22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