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国内 > 正文

“禁止10岁以下广告代言”不能只是空谈

发布者:任波  (优府网  — 资讯编辑)   分享 评论 投稿
近日,《广告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规定,“不得利用10周岁以下未成年人作为广告代言人”。社会媒体对此质疑声不断,如果“十岁以下不得代言”的话,那么,“奶粉和纸尿裤广告怎么办”,以后播放的广告中就看不到孩子了吗?其实,这是媒体对草案的一种误读,代言和拍广告是两码事,禁…

近日,《广告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规定,“不得利用10周岁以下未成年人作为广告代言人”。社会媒体对此质疑声不断,如果“十岁以下不得代言”的话,那么,“奶粉和纸尿裤广告怎么办”,以后播放的广告中就看不到孩子了吗?

其实,这是媒体对草案的一种误读,代言和拍广告是两码事,禁止未成年人代言不等于禁止他们接广告。“广告代言人”就是在广告中用自己的名义或者形象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的人。换句话说,代言行为与表演行为不是一回事,代言者与商家签订的是代言合同,广告表演者与广告商签订的是演艺合同;代言者是产品代言责任承担主体,表演者不承担虚假代言的法律责任。可见,广告代言和表演在合同性质上、合同主体上和责任承担上都是不一样的。

最新国内新闻了解,按照现行法律规定,一旦商品出现问题,商品代言人很难摆脱关系,在明知虚假代言的情况下,代言者将承担连带责任。然而,10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在法律上属于无行为能力人,根本无法承担责任。按照权利义务一致原则,代言人不应该是没有法律责任能力的未成年人。因此,草案的规定看似是“阻挡童星吸金”,其实是在保护他们不受“连带责任”的牵绊。同时,未成年人对商品好坏缺乏辨别能力,禁止其代言也是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

按照广告代言与广告表演区分的原则,实践中,法律禁止10岁以下未成年人代言的规定可能会变为一纸空文,以后未成年人担任主角的广告不会因此减少,改变的可能仅是合同签订类型。稍有法律常识的人,都有可能会将之前代言合同变为演艺合同,未成年人的肖像、表演等都可以通过所谓“表演”的方式表现出来。

这样一来,其实是放纵和混乱了未成年人的代言市场。原本代言性质的广告,一旦出现虚假代言等情况,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是有承担法律责任义务的。但代言合同变为演艺合同后,未成年人监护人责任就小了很多,大多数情况下,广告表演者既不承担代言连带责任,也不承担虚假广告责任,这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很不利。

不可否认,法律禁止未成年人代言广告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仅禁止未成年人的代言行为,却不限制表演行为的话,这会导致实践中以广告表演规避责任的情况层出不穷,反倒失去了立法初衷,变相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资讯责编:任波 )
标签:禁10岁以下广告代言 最新国内新闻 2014年12月25日 09:35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