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社会 > 正文

预防机制向现实前移 自杀才可能变得可干预

19岁少年曾鹏宇微博直播自杀的经过,吸引了很多人围观。有网友劝慰、报警,有网友嘲笑、不屑。小曾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说不想死,但已无力回天。他死后,数以万计的网友找到他留在网站上的歌曲播放,曾嘲讽他的人态度反转,但道歉已经晚了。一个95后的年轻人,就这样死在了数万网民的围观下,人们眼睁睁…

19岁少年曾鹏宇微博直播自杀的经过,吸引了很多人围观。有网友劝慰、报警,有网友嘲笑、不屑。小曾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说不想死,但已无力回天。他死后,数以万计的网友找到他留在网站上的歌曲播放,曾嘲讽他的人态度反转,但道歉已经晚了。

一个95后的年轻人,就这样死在了数万网民的围观下,人们眼睁睁看着一个生命离去。“直播自杀”这个词跟小曾的遗体一样冰冷,深深地刺痛着人们的神经。反思这起悲剧时,很多人把矛头指向了网络的冷漠,认为一些网友的起哄,把本来还留恋这个世界的小曾推向了死亡。有网友说:“若你不愿施以援手,请不要做死亡推手;若你不想输送温暖,请不要冷言相加;若你缺乏救赎之心,请不要再恶意起哄。你的一句恶语,让他丧失的是整个生命。”

网络在这起“自杀直播”事件中表现出的冷漠,确实让人感觉可怕可憎。当小曾表示“不想死”时,那一句句“不行”、“你赔我流量”、“你必须死”像恶魔一样把这个年轻人推向死亡。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把矛头指向抽象的网络冷漠无济于事,这时候寄望于网络的温情挽救自杀者,可能有些一厢情愿。网络匿名性、陌生化、娱乐化和浅交流化的特点,使其根本无法扮演一个理性、负责任的自杀干预者角色。

关注今日国内新闻热点内容,几年前,美国也曾发生类似事件。佛罗里达州一名19岁少年在网上发帖称要自杀。一些网民以为他在开玩笑,甚至怂恿他赶快自杀。随后在一些网友的刺激下,这名少年直播自己吞服过量药片自杀的全过程。也是前几年,一名英国男子在摄像头前把自己悬挂起来,他的自杀过程被大约100名聊天室成员在线观看,却无人阻止。2012年,台湾新北女子林美亨在其社交网主页上,实况转播自己烧炭自杀的过程,长达67分钟的对话中,竟无人报警。

谴责网络冷漠是没有用的,需要反思的是,当一场自杀已经发展到走上网络并进行直播时,已经见证着现实干预的失败。自杀干预的防线需要不断前移,尽可能在现实中发现自杀者的心理和精神问题,并尽早进行面对面的干预。

梳理曾鹏宇微博直播自杀前的人生,可以清楚地感觉到他的“被现实抛弃感”。他两岁时父母就离异了,从小跟外婆一起长大,缺少父爱母爱。他在微博里也写过:“从出生就注定被抛弃,本来不该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我真的很脆弱。”

小曾在一所职业学校读过3年书,可老师同学都不记得他,也许正因为缺少现实的交流,没有人能看到他的心理问题,在强烈的孤独感和被抛弃感下,他最终才选择了网络直播自杀。

可惜的是,面对这个年轻人冰冷的尸体,回放他的悲剧人生时,人们才看到他的心理问题。如果我们的社会有完善的自杀危机干预机制,有广泛的社区服务网络,有畅通的心理疏导热线,让有心理危机的人能得到及时疏导和有效干预,他们也许不会走向冷漠的网络,向一群陌生人诉说和表达死亡。

近年来,越来越多自杀在网络上蔓延,使自杀变得更加不可干预,一些网友在网上相约自杀,通过微博直播自杀,甚至出现了一些通过网络社交工具传播消极观念、交流自杀手法的自杀QQ群。预防机制尽可能地向现实前移,避免推向网络,才有可能让自杀变得可干预。


(资讯责编:任波 )
标签:预防自杀 国内新闻热点 自杀网络蔓延 2014年12月10日 09:33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