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国内 > 正文

被市民遗忘的“禁令”:扭曲中进行的制度

发布者:surge、       分享 评论 投稿
11月24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这是我国首次拟制定行政法规在全国范围全面控烟。《条例》规定,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个人在禁止吸烟场所(区域)吸烟的,可处以5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对此,不少市民表示,“这次来真的了”,并将此条例称为“最严禁烟令”…

11月24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这是我国首次拟制定行政法规在全国范围全面控烟。《条例》规定,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个人在禁止吸烟场所(区域)吸烟的,可处以5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

对此,不少市民表示,“这次来真的了”,并将此条例称为“最严禁烟令”。不过,也有一些市民反思:以前的“禁烟令”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2011年5月1日实施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就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识。但“禁烟令”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记者在北京走访发现,很多小型餐馆经营者表示:“餐厅只有十几张桌子,很难隔出吸烟区和非吸烟区,要求顾客出去吸烟,肯定会影响生意。”不少网吧在醒目的位置都贴出“禁止吸烟”的标志,但网吧里依然是烟雾缭绕。

实际上,据最新国内新闻调查发现,不只是“禁烟令”,“禁塑令”、“治超令”、“高尔夫禁令”等均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有些甚至被市民“遗忘”。

“禁塑令”变“购塑令”

自2008年6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限塑令”——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如今6年过去了,据了解发现,在北京各大菜市场,免费劣质塑料袋依然盛行。在超市,一些水果、蔬菜专区的塑料袋也是免费提供。此外,大多数市民在付款台结账后都会选择购买塑料袋。

11月29日下午,在朝阳区朝阳路附近一家菜市场,无论是市场内的固定摊位还是市场外的流动摊点,只要有顾客光顾,商贩们便会主动扯下塑料袋帮顾客装商品。前来买菜的人群中,有不少市民拉着小推车,但这并没有减少塑料袋的使用,还有的市民一次买菜要用掉七八个塑料袋。

在朝阳区十里堡附近一家大型超市中,在水果、蔬菜、米面专区,顾客可以免费使用白色的塑料袋,称重后一并带走。工作人员称,超市每天要用掉十几卷塑料包装袋,大约1万个。

值得一提的是,在各大超市和商场,“禁塑令”似乎已被人们“遗忘”,但有偿使用塑料袋倒是得到了严格执行,“禁塑令”变成“购塑令”,超市反而成了受益者。超市工作人员表示,“禁塑令”刚推行时,环保布袋还有不少市民购买,超市方面也会在顾客购买一定数额的商品之后赠送,但近两年几乎“无人问津”,大多数市民都会选择购买塑料袋。

“治超令”遭遇“养鱼执法”

近日,河南车主张高兴夫妇因不满超限处罚决定而喝农药自杀,酿成一死一伤悲剧。这一事件再次将“治超”话题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2000年4月,交通部颁布《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这标志着全国治超工作全面启动。随后各地相继召开会议落实,出台管理办法,开展专项行动,对“治超”不可谓不重视。然而,14年过去了,超载情况没有得到遏制,“治超令”却变成了“罚款令”,成了一些部门创收的工具。

多位司机表示,拉货的人都知道超载是不允许的,也知道超载的危险系数非常高。但如果不超载,除去路费、油费、人力费等成本根本赚不到钱,甚至会赔钱。如果超载的话,公路管理部门经常只罚款而不要求卸载。

一方面,“不超载不赚钱”成了公路运输行业的“行规”;另一方面,“超载就罚款”成了一些部门对付“超载”的办法,收了钱,就不管理了。有媒体调查发现,在河北永年县和邯郸县,还有执法人员售卖“超载月票”。只要司机购买“月票”就可以超载不被罚。

为什么光罚款不卸货?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曾痛斥此举为“养鱼执法”。“有意放纵违法行为,或者对违法行为不闻不问,通过罚款来实现部门利益或个人利益,这是典型的养鱼执法。”他认为,当前我国公路管理法律法规并不是没有,而是执法环节还存在诸多缺陷。

“高尔夫禁令”10年,球场却增长近两倍

200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要求暂停新的高尔夫球场建设并清理已建、在建的高尔夫球场项目。这是我国首次对高尔夫球场建设下达”禁令”。随后,2006年,国土部和国家发改委将高尔夫球场列入《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1年4月,国家发改委、国土部、环保部等11部委再次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全国高尔夫球场综合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开展高尔夫球场综合清理整治工作,清理整治对象超过400家……

10年间,国家层面已经下达10道禁令,然而各地并未停下建设高尔夫球场建设的步伐。据唐高网统计,我国高尔夫球场数量从2004年的178家增加到2013年的521家,10年增长近两倍。

我国为何会出现高尔夫球场建设提速期与政策禁止期高度啮合的怪现象?据悉,在位于华北某市北部中华大街、胜利大街交汇处,一处中央河心岛上,一个高尔夫球场伴随着低容积率的别墅项目正在建设,而其对外的称呼是“生态公园”。据调查了解到,一些建设部门偷换概念,以体育公园、休闲园、绿化项目等名义建设高尔夫球场的情况并不少见,但政府有关执行部门对违规建设高尔夫球场的监督、处罚力度不够。

不过,高尔夫球场建设近期有望得到遏制。今年7月1日,国家发改委、国土部等中央11个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落实高尔夫球场清理整治措施的通知》,明确要求全国各地高尔夫球场按照取缔、退出、撤销、整改四类要求进行处理。据了解,本轮高尔夫球场整治工作由中央最高层力推,这意味着中国高尔夫球场迎来了命运的节点,地方违建与国家政策长达10年之久的博弈将宣告结束。



(资讯责编:任波 )
标签:禁令制度 最新国内新闻 2014年12月08日 15:58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