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国内 > 正文

王德华:有人刻意热捧“新清明上河图”

“新清明上河图”近来在网上广为传播,它用“我爸是李刚”、“城管打人”、“征爹求包养”等剧情,取代了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集市。创作者戴翔表示,他并非有意拼接社会黑暗面,而是想以这种方式引发思考并推动社会进步。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新清明上河图”或许有值得称道的地方,但这种创作手…

“新清明上河图”近来在网上广为传播,它用“我爸是李刚”、“城管打人”、“征爹求包养”等剧情,取代了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集市。创作者戴翔表示,他并非有意拼接社会黑暗面,而是想以这种方式引发思考并推动社会进步。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新清明上河图”或许有值得称道的地方,但这种创作手法不值得推崇。

最新国内新闻报道,对这种凸显社会阴暗的非主流艺术创作,我们可以持包容心态,因为社会主义文艺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毕竟现在是一个开放的时代,艺术创作可以有多元的视角与表达。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每个创作者都有权通过作品表达自己对社会的看法。

然而,现在一些人对这幅画满是赞美之词,当然他们并不在意“新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水平,更关注的却是这幅画题材所表现的社会阴暗面,并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电老虎,水老虎呢”、“应画上贪官出逃的景象”,“缺少喜迎油价上涨的场景”等等留言充斥着网络。连境外敌对势力也借此炒作,称“当年的清明上河图是表现当年的繁荣市井景象”,而“新的清明上河图”在表达一个“更真实的中国”。大部分人是正常闹骚式的调侃,但不能排除有人在刻意吹捧“清明上河图”。

“新清明上河图”集中反映了现实的某些阴暗面,尽管是为了警醒世人,但是这些阴暗面在网上被放大,被某些人借此攻击我们的国家、政府和社会主义制度,这早已背离作者本意。如今,多数主流的声音也不赞成艺术作品用这种手法哗众取宠。艺术作品在选取题材时也应考虑对社会的影响,如果都以曝光阴暗为卖点,文艺作品充盈的都是负能量,对社会百害而无一利。

国内新闻网称,“新清明上河图”并不能反映当下真实的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极大丰富,农民如今种地不仅不交税还补钱。看待当今的中国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比如,看中国高铁,不是看中国建成了全世界最先进、里程最长的高铁,而只看到“7·23”动车事故。中国既有欣欣向荣的一面,也存在诸多社会问题。但我们应该多一些理性思考和人文关怀,别让一些非主流的作品占据了市场,而应该让后人看到更真实的、充满正能量的“新清明上河图”。


(资讯责编:张露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