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国内新闻报道,近日贵阳不少新生儿父母反映,当地多家医院开不出孩子的《出生医学证明》,令孩子上户口、办独生子女证等受到影响。开不出证明的原因很简单:没纸了。而这还得等着贵州计生委提出申请,“上头”统一印制。
表面看,医院因为没“纸”开不出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但笔者以为,根子还在于《出生医学证明》的印制和管理思维上。现用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第5 版)启用,采用了光学水印、微缩文字、彩虹印刷等6项防伪技术,是由国家卫计委统一印制和发放。之所以国家卫计委这样做,主要还是要保证《出生医学证明》 不被仿制。这样的苦心可以理解。
但问题是,现在已经是高度发达的信息年代,要保证《出生医学证明》的不被造假,早已有很多的方法和途径,并非统一印制这一途径。而且就实际来讲,以一年出生医学证明的印制量,全国统一由国家卫计委印制,然后再来回发放全国各地,劳力费时,是很不经济的。
再说,《出生医学证明》有多重要,它比身份证还重要、被造假的还多、管理难度还大?可现实是,身份证已经实现了以省为单位的制证和发放模式,而且时间也证明,这并没有因此造成身份证被造假的明显增多等问题。
那么,《出生医学证明》为什么就不能学学身份证等的制证模式下放一点?恐怕根本原因不是怕《出生医学证明》被造假的问题等,而是有关方面在《出生医学证明》 的印制和管理上不愿放权、思想僵化。就此而言,开不出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的,不是相关地方的医院,而是管理者的僵化管理思维。
目前,国家正在进一步大力推行简政放权,让国家机关能够下放的权力尽量下放,目的只有一个,减少基层办事难度和复杂度。希望有关方面能够顺应这一形势,对《出生医学证明》的印制和发放进行适当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