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社会 > 正文

台北的撒尿男童事件 为何指向大陆人

发布者:surge、       分享 评论 投稿
据最新国内新闻报道,备受争议的“大陆孩童台湾餐厅撒尿”新闻日前曝出最新动态——经当地媒体进一步追踪并还原真相,发现此前新闻中所指的撒尿大陆儿童其实是台湾本地人,该儿童的母亲姓纪,纪女士否认自己的孩子在饭桌上撒尿,称她当时是在给孩子“整理仪容”。这个急转弯,引来几个结果——第一是…

最新国内新闻报道,备受争议的“大陆孩童台湾餐厅撒尿”新闻日前曝出最新动态——经当地媒体进一步追踪并还原真相,发现此前新闻中所指的撒尿大陆儿童其实是台湾本地人,该儿童的母亲姓纪,纪女士否认自己的孩子在饭桌上撒尿,称她当时是在给孩子“整理仪容”。


撒尿男童是台湾人


这个急转弯,引来几个结果——第一是原来要以此来论证“大陆人素质低”的个别媒体,瞬间哑火;第二是原来为同胞们在旅游过程中的素质问题捏着一把汗甚至常感 到丢脸的人,顿时感到安慰;第三则是此前感到面上无光、受侮辱而不服的人,则更是以此为炮弹,迅猛地还击了回去,不停追问,为什么报道语气和口径瞬间就变 得温柔了?无论网络论坛上,还是平面纸媒上,整个格局发生了逆转式的变化。这则无事生非的新闻,以最简单快捷的方式,归于平静。

坦率地讲,这本是一件小事,无论其所报道事件的严重性,还是与民生的关联度,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程度,都不足以构成一个重大新闻。但它却被人们以超乎寻常 的热情关注了,其中的地域争议,固然是其受关注的原因,而更大的原因,还是来自于新闻参与者的心态——为何一泡小小的孩子尿,甚至疑似孩子尿事件,就能引 起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之间如此群情激昂的争议甚至对骂?它的腐蚀性和破坏性也太大了吧?产生这种结果的根源,值得探究。

根据态度和情绪,我们可以将参与此事争论的人大致分为几方。其一是带着情绪和有色眼镜报道此事的媒体方,以及坚决支持媒体的一些当地人;其二是对自己人在旅 游途中的表现失望,恨其不争的自我批评方;还有一方,则是听不得任何对同胞的批评和质疑意见,一听到就第一时间认为是阴谋和诬陷的“眼睛揉不得沙”派。几方人物因其不同的立场,在网上网下选边站队,形成强烈的舆论对立阵形。

但是,这些意见和态度天各一方的人,却有一个惊人的相同点,也可以视为是一种误区,就是把群体与个体区分不开,总是以局部来证明整体,总是用个体来代表整 体,用一棵树去代表森林。这种过度的以点代面的思考方式产生的后果,便是一个个体出了问题,一个群体就要跟着吃药。这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不理性的。

试想想,一个学龄前儿童的生理问题,与13亿人的责任问题,是一亿杆子都沾不到边的。媒体带着“大陆人素质不行”的预设前提来挖掘这个题材本身,是有问题 的。而一些公众跟着这个预设议题走,则更是被带入了一个搞怪的无解争执,甚至是泼粪之战中。对于这样的“新闻”,不管哪一方都应理性看待,尤其涉及炒作地 域概念的新闻应当保持警惕。前几年,大陆网络上也曾不时掀起地域纷争议题,陷入“傲慢与偏见”的死循环中,后来大家认识到,这种事情本身很无聊,基本也没 有了市场。现在,这样的把戏因为加入了“大陆”、“台湾”因素,又改头换面重出江湖,实在没有意思,也不好玩,不妨一笑而过。


(资讯责编:任波 )
标签:台北撒尿男童事件 最新国内新闻 2014年10月22日 14:38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