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国内 > 正文

徐立凡:丢掉“最大顺差国”未必是件坏事

丢掉“第一大贸易顺差国”的位置未必不是幸事,关键在于获得贸易顺差的方式是否合理,而不是看贸易顺差的增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报告显示,德国已取代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顺差国家。此前今日国内新闻德国媒体就已统计,2013年德国贸易顺差达到2600亿美元,而中国的贸易顺差是1950亿美元。过去…

丢掉“第一大贸易顺差国”的位置未必不是幸事,关键在于获得贸易顺差的方式是否合理,而不是看贸易顺差的增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报告显示,德国已取代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顺差国家。此前今日国内新闻德国媒体就已统计,2013年德国贸易顺差达到2600亿美元,而中国的贸易顺差是1950亿美元。

过去的35年,有20多年的时间中国占据世界第一大贸易顺差国的位置。把中国推到这一位置,是多种因素合成的结果。比如,加入世界经济分工体系为中国产品打开了全球市场的空间;中国拥有全球最基数庞大且工资水平较低的产业工人队伍,人口红利得到了最大发挥等等。

很大程度上,贸易顺差既反映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交融,也反映着中国的制造能力。但是,贸易顺差也是一柄双刃剑。与中国连年成为第一大贸易顺差国并行,中 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和反补贴最多的国家。贸易摩擦的增多,还导致人民币汇率遭遇长期升值压力。尽管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已升值30% 以上,但是仍被一些贸易伙伴认为估值不合理。

贸易顺差过大不仅会带来对外交往的麻烦,对内部的经济治理也会造成麻烦。贸易顺差越大,流入的外汇越多,外汇结售汇制度决定了央行需发放人民币购买外汇,由 此增加了人民币的被动投放,加大了通胀压力。流动性过剩还导致社会闲散资金集中炒作某一类产品,致使价格泡沫此消彼现。

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是通过低端产品的出口而获得,因此并非中国制造技术与全球计价货币的交换,而是中国经济资源、人力资源与全球计价货币的交换。长远看,这种交换并不对等而且不安全。长期沾沾自喜于贸易顺差,还会妨碍经济结构向内生型方向转变。

综合利弊来看,丢掉“第一大贸易顺差国”的位置未必不是幸事,这是一顶无需卫冕的王冠。当然,这并不是说不需要适量的贸易顺差。适量的贸易顺差仍是中国积累 财富的主要实现手段。而且,在消费内需还没有得到有效提振、固定投资边际效应递减的情况下,出口仍是经济增长和保持就业率最可靠的支柱。

最新国内新闻根本上说,关键在于获得贸易顺差的方式是否合理,而不是看贸易顺差的增减。贸易顺差带来的负效应,是竭泽而渔式的出口形态导致的结果。就此而言,必须通过 增加服务贸易的方式保持出口的稳定,而不是过分依赖粗放商品贸易。当下,“一路一带”的战略构想,以及人民币项目资产在全球的推广,正提供了改变贸易顺差 获得方式新的契机。


(资讯责编:赵雅敏 )
标签:今日国内新闻 最新国内新闻 2014年10月05日 07:24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