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国内 > 正文

亲爱的:中国版素媛 用温情碰触社会现实

陈可辛做了一次大胆而有益的尝试,他启用明星阵容,讲了一个“失子”的现实故事。不论《亲爱的》艺术品质如何,单就以这样的故事能由名导牵头带着一众明星来言,已是绝对值得肯定和鼓励的。即便不一定会对所有观众产生影响,但至少对那些丢失孩子的父母来说,也是巨大的安慰。中国版《素媛》《亲爱的…

陈可辛做了一次大胆而有益的尝试,他启用明星阵容,讲了一个“失子”的现实故事。不论《亲爱的》艺术品质如何,单就以这样的故事能由名导牵头带着一众明星来言,已是绝对值得肯定和鼓励的。即便不一定会对所有观众产生影响,但至少对那些丢失孩子的父母来说,也是巨大的安慰。



中国版《素媛》

《亲爱的》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当代中国的“失子”故事,一个丢失的孩子,牵连出两个不幸的家庭。

深圳网吧老板田文军的儿子在街头被拐,他与前妻鲁晓娟从此踏上了千里寻子路。在经历了混合着希望、失落、骗局与自责的三年后,终于在安徽一个偏僻的农村找到了儿子。但田鹏已对亲生父母毫无感觉,却与人贩子的妻子李红琴建立了深厚感情。最终,田鹏跟随父母回到了深圳。

该片脱胎于一个真实的新闻事件,导演陈可辛在观看一部寻子纪录片后受到触动,对这个题材产生兴趣,立刻让编剧深入采访创作了该影片。在观影之前,不少观众以 为这是一个“敌对双方”的故事——一对丢失孩子的夫妻,和一个人贩子、一个新家庭的故事。但影片所包含的内容却不止如此,失子一方与养子一方的矛盾焦点, 更多的在于他们都同样爱孩子,每一家都饱受着失子之痛。在愤怒之外,有着更多的悲伤。影片还对当下的社会话题、我国的收养法律略施笔墨,提到了收养制度中 的诸多矛盾,也侧面描述了进城务工人群的生存状况。虽然只是点到为止,但也难能可贵。

全片在题材和视角上的选择,都可以类比韩国电影《素媛》,后者是一部讲述女童遭遇性侵后,整个家庭的重生故事,虽然题材敏感,且聚焦当下,走得仍是商业片的 路数。而以拐卖儿童为题材的《亲爱的》,全片尽管不乏对丢失孩子之后父母痛苦寻子的表现,但导演显然并未想真正的去批判些什么,且整个故事没有一个真正的 坏人(拐卖儿童者在被发现前已经病死,国内新闻网并未出现在影片里),基调仍然是令观众动容的温情。

全组演员高能

《亲爱的》在豆瓣网的评分,已经超越陈可辛的18年前代表作《甜蜜蜜》,在票房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现。很多网友对片中赵薇、黄渤、郝蕾、张译、佟大为等人的演技赞赏有加。

这部戏可以算的上是黄渤第一部完全脱离喜剧角色的电影。他与郝蕾在影片中饰演一对城市夫妻,这个组合让人略有些意外——在影片放映之前,不少观影者以为赵薇 和黄渤将饰演一对。黄渤和郝蕾饰演的夫妇,有着很多特有的矛盾:他们对城市生活的要求和想象不同、对待子女的教育观念更是天壤之别。不过一切原有的生活轨 迹都被失子事件彻底击破,黄渤开始了多年的寻子历程。做父亲的黄渤克制的哀伤,和做母亲的郝蕾几近崩溃的状态,都赚取了不少观众的眼泪。黄渤和郝蕾多次飚 戏,这对演技派夫妇更是让观众看得过瘾。特别是黄渤在派出所找到孩子那场哭戏,令人动容。

赵薇在片中饰演一位农村妇女,并全部用芜湖方言完成对白,赵薇在该片中的扮相,简直是既其上世纪90年代电视剧作品、《姐姐妹妹闯北京》之后的“最土”扮 相,但却造就了最动人的女性形象。她在《亲爱的》中扮演的角色有着复杂的牵连关系,既饱尝了失子之痛,又触到了社会道德的边界,角色的层次之多、感情之复 杂,说是全片最重也毫不为过。

而赵薇不仅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将农村妇女饰演的毫不违和,她蹲在地上哭泣的场景,让人完全忘记赵薇真容。更是在哭戏上入木三分,将大量哭戏演绎得难以忘却。已经成功称后的赵薇,竟然屏息凝神塑造出这样的农妇形象,不失为本片的最大看点之一。

纪录片结尾讨巧

《亲爱的》感人之处赚取了不少观影者的眼泪,但也有观影者对影片的部分情节设置表示疑惑:比如黄渤夫妇在寻子中,领队讲述了一个关于猴子的小故事,另部分观众 感到不适;不过这一情节的设置还算合理,因为人在遇到挫折,找不到出口时,精神上会寄托于佛教等宗教。而佛家讲因果报应,张译讲吃猴子,其实是在忏悔。另 外,全片结尾也让观众颇为意外,对赵薇饰演的女主角突然怀孕的处境让很多人以为故事并未结束。

全片前期找孩子,情感太激烈,节奏也快。中途转换成赵薇视角,令很多观众在认同黄渤和郝蕾后不习惯转换情绪。不过好在陈可辛用真实纪录片收尾,给了无处安放情绪的观众一个突破口,也算是比较讨巧的做法。

最新国内新闻以商业片形式、启用明星拍社会题材,陈可辛用《亲爱的》做了非常好的范例。在我们的邻国,韩国电影人非常善于翻拍社会案件。可鉴于我国的审查制度,中国电影 人往往不敢碰触现实题材,即便碰触,走得也是文艺片属性、国际电影节拿奖的路数,这样的电影很少被中国普通观众所看到。实际上将拐卖人口这一题材搬上大银 幕,《亲爱的》并不是第一个。2007年李杨导演的《盲山》,讲的就是妇女拐卖的故事,残酷程度更超越《亲爱的》。

现实题材的商业化处理,或许是中国电影类型片的另一条路。陈可辛也用实际行动证明,即使目前的电影环境令国人还拍不出像韩片《熔炉》那样更激烈负面的片子, 但我们也可以拍中国版的《素媛》,以温情的角度触碰社会现实。把故事讲得好,不放过多隐喻,在政策、票房和口碑方面找到平衡。


(资讯责编:赵雅敏 )
标签:亲爱的 国内新闻网 最新国内新闻 2014年09月30日 08:41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