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正文

新京报:用“收礼入刑”堵住反腐法律渗漏

拟进入刑法修正案的“收受礼金罪”,取消了“为他人牟取利益”这一限制,堵住了反腐法律的渗漏。将压缩灰色空间,拉低反腐的高压线。近日最新国内新闻,在北京举行的“贿赂案件的刑事辩护”论坛上,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兴良透露:收受礼金罪已经写入正在研讨的刑法修正案(九)。“收受礼金罪”拟进入…

拟进入刑法修正案的“收受礼金罪”,取消了“为他人牟取利益”这一限制,堵住了反腐法律的渗漏。将压缩灰色空间,拉低反腐的高压线。

近日最新国内新闻,在北京举行的“贿赂案件的刑事辩护”论坛上,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兴良透露:收受礼金罪已经写入正在研讨的刑法修正案(九)。

“收受礼金罪”拟进入刑法,不仅是用以规范官员的“礼尚往来”问题,而是要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现行刑法中“受贿罪”的立法短板问题,它将实实在在地降低了官员职务犯罪的门槛,编密了制度反腐之网。



我国现行《刑法》第385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牟取利益的,是受贿罪。也就是说,官员非法 收受财物,同时具备“为他人牟取利益”的条件,才能构成受贿罪。这一观点曾被最高法、最高检写进司法解释中,即“贪赃并枉法”才构成受贿罪,“贪赃不枉 法”不构成受贿罪,而往往只作为违纪来处理。

这一法条长期以来备受诟病。官员接受贿款的行为本身,就是侵害公职人员的廉洁性、公务行为的正当性,应该作为犯罪予以追究,而不必考虑受贿之后官员是否“为 他人牟取利益”的行为。目前的立法短板,也给腐败案件的调查取证、定罪带来困难,司法机关不仅要举证官员接受过贿款,还要证明事后有“为他人牟取利益”的 行为。

事实上,目前腐败案件中行贿受贿手段呈现隐蔽化、多样化、长期经营化,很少是“一手交钱,一手放权”的一锤子买卖,可能到东窗事发时,官员也未必有具体的 “为他人牟取利益”行为,但恶劣的社会危害已经造成了。甚至还有个别官员希望钻法律空子,通过“贪赃不枉法”“拿钱不办事”来规避法律的惩罚,其主观恶意 更大。

从纵向比较说,中国从唐代开始,就把“贪赃枉法”与“贪赃不枉法”一并作为犯罪打击。从横向比较,大多数国家也没有将为行贿人“牟取利益”作为受贿罪的构成 要件。比如韩国的刑法典规定:“公务员或者仲裁人,收受、索取或约定与职务有关的贿赂的,处五年以下劳役”;“接受贿赂,而实施不正行为者,处一年以上劳 役”。

目前国内新闻热点,拟进入刑法修正案的“收受礼金罪”,取消了“为他人牟取利益”这一限制,堵住了反腐法律的渗漏,真正实现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就是在现行的受贿罪之外,另立一个“收受礼金罪”的原因。

当然,“收受礼金罪”正式进入刑法,成为官员自觉遵守的高压线,还有不少技术细则有待落实。比如,官员也有正常的婚丧嫁娶,如何严格区分官员接受的是不正当财物,还是正常的人情往来?是否要引进公务员接受礼金的公示机制、利益相关人的主动披露机制?

随着这一年多来“八项规定”的深入落实、反腐工作的全面突破,约束公职人员日常交往应酬的制度,必然提上议事日程。“收受礼金罪”的入刑,将压缩灰色空间,拉低反腐的高压线。


(资讯责编:赵雅敏 )
标签:最新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热点 收礼入刑 2014年09月29日 10:08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