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正文

该如何理性地思考和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

上周五在我们诚品签书会的结束时,有个读者趋前问我了一个问题。这问题跟我们常常谈到的“风险控制”有关。我觉得很值得重新阐述一遍,所以把记忆中的对话还原,并分享给版上的读者。他问说:“两位刚刚讲了很多内容是跟创业有关。可是若我未来没有打算创业,但我又很认同你们提到你们对未来局势的观…

上周五在我们诚品签书会的结束时,有个读者趋前问我了一个问题。这问题跟我们常常谈到的“风险控制”有关。我觉得很值得重新阐述一遍,所以把记忆中的对话还原,并分享给版上的读者。


职场


他问说:“两位刚刚讲了很多内容是跟创业有关。可是若我未来没有打算创业,但我又很认同你们提到你们对未来局势的观点,有没有甚么合适我一个上班族的策略?”

我说:“喔,我们提到的三个职能,本来就是无论你打算创业、或是打算待在大公司中,都该自我强化的部分。唯一的问题,只是接下来大公司中任一职位的保障度可能越来越低。所以必须增加自我竞争力,让自己被别人需要。

今日国内新闻了解,而这概念并不需要自己创业。关键在于,你可以回去看看自己在这三个职能中有甚么擅长之处,优先去强化那一块。你今天回家立刻可以做的,是在目前的工作上往前往后的去了解整个工作流程,试着慢慢取得掌握全局的知识。”

我停了停问他:“所以你是做甚么工作的?”

他回答我说他是在一个中型的货运公司担任会计,只是因为公司分工还满细的,他只有机会接触自己手上的一块。

我就又跟他讲了一遍“工匠”职能的概念。毕竟会计也是有机会成为一个独当一面的工匠的。然后我问他有没有部门内轮调的可能?他说公司没有这样的机制,他要接触更广的业务,似乎是很困难..

我再问:“那你现在做的事情,是处理公司某个完整流程。关注最新国内新闻比方说跑国税局、准备财报、报税……总之,是不是甚么去了别的公司也适用的事情?还是只是处理公司中 某种特定传票、盖印章、准备某个表单,是公司大流程的某一小工作?万一哪天公司变动不需要你了,或是公司倒掉了,别的公司也做一样的事情吗?它们会需要你 的技能吗?”

他说是后者,只是处理公司特定流程中的一个步骤。而且这工作非常小,又非常针对这公司的业务所设计,所有别的公司应该不是这样做事情的。

我就问他,难道没有考虑转去其他公司?

他露出犹豫的表情……

我话锋一转又问他:“那我再问你…想想你目前的主管,十年后若你升迁到他那位置,他现在做的事情是你想做的吗?”

他马上回答:“我们公司很扁平。我的上面就是部门经理,然后就是大老板了。公司上层流动很慢,都是几十年的老人了,十年内我是绝对不太可能升上去的。”

我说:“喔?那二十年吧!二十年、或是三十年后,假设你愿意待的久,或许有一天你会升上去。只是,你会想变成他那样吗?你会羡慕他现在的工作吗?你若得到他的位置,你会觉得满足与快乐吗?”

他想了想,摇摇头对我说:“不会,那不是个会让他觉得快乐的位置……”

我继续追问:“你看起来还很年轻,似乎才二十五六岁?所以最起码,还有机会要工作四十年。你觉得你们公司能维持现况四十年不变吗?”

他又摇摇头,说对此没把握。

我说:“那你其实该小心了!用金融投资来比喻,你现在可是陷在一个风险无限,但是获利有限的投资部位上。”

我继续说:“你想想看,你持续安分守己的待在这里,把你的时间投资在这职位上,将来最好的报酬已经看得到,就是得到你现在主管的位置。可是那工作内容你既不喜欢,薪水似乎也没高到会让你嘴角上扬。所以最好的结果完全不吸引人。

可是相反的,如果未来40年中有任何时间经济大势不好、公司经营不善、老板打算把公司卖掉、老板打算搬去别的地方、业务萎缩等等等的理由,都将会让你失去一切。

而且一旦这样的事情发生,这对你而言可说是毁灭性的!因为你只是这间公司特殊规格的螺丝钉,出去别的地方还根本用不上。累积十几年的经验,对别的公司而言跟毫无经验的新人完全没有不同。

所以很显然你不该继续下去。要嘛——就是换去一个能接触更多事项的部门,不然就该想想是否要换个地方。总而言之,我鼓励你该现在为你自己好好思索一下,要做什么变动趁早做。不然安逸越久你会越不想动,也越不敢动,就只能每天祷告公司不会倒、公司不会抛下我。”

而我跟Bryan常常讲,工作跟恋爱是很类似的。当一方完全依赖另一方时,这关系就岌岌可危,而且很容易被抛下。唯有双方都是合意在一起时,彼此能力互补,这关系才能健康的长久下去。

以上是我们两人大概的对话。

我在这篇文章中,特别想多强调一下关于“风险思考”这概念。这是我自己在面对人生重大决策,常用的一个方法。简单的讲,就是要去思考每个选项在“日后的风险与收益是否成比例”。

像很多人常常在不同场合会找我们询问:“Joe,你觉得我去做某某事好不好?”

我 毕竟没办法未卜先知,他们个人的细微状况也不清楚,所以很难直接给好或不好的解答。只能建议对方“理性的”重新分析一下。为何强调“理性的”这三个字呢? 实在是太多人“过度放大收益”。甚至对这收益放入太多的“想像”与“期待”。然而,对于将来可能要承担的风险又想的太少。

以这位年轻朋友的状况而言,继续待在这间公司的未来今天已经可以很明确的看到了。咬牙坚持奋斗二十年,最好的结果是变成一个他其实没有很羡慕的主管(因为是家族企业,他不太有机会变成合伙人或老板)。但坏的结果却可能有一百种,而且每种都很惨。

大部分人在这样状况下还迟疑不动的原因,在于常会自我安慰:“事情应该会慢慢不同的吧。反正现在工作还没什么问题,我就再看看好了。万一状况真的不好,我再来想办法应该还来得及”。

但这就跟散户买股票一样。明明股票一路走低,公司财报也不见起色,很多人却还是期待“既然都跌这么久了,或许哪天会突然出个好消息而反转暴冲向上”,于是不断把钱投入逢低摊平,甚至越跌越买还融资借钱来买,就一心期待有奇迹发生。

有人会说:“我只是继续待在目前的环境并没有加码啊,跟散户投资股票还是不同!”但人生的每一选择中我们其实都投资了时间,持续不变动就表示你持续在那选项上加码投入时间。在一个未来已经很难看到有收益的选项加码时间,怎么样都很难称的上是理性。这样确实就是在赌博了。

当然,我也不是说人不该赌博。就像买彩券,我们大家都会买大乐透,博一博那可能成为亿万富翁的“期待”。大乐透付出的代价不高,而且很明确。每次不买太多的话,付出的也就是五十、一百元。风险有限、报酬无限,那小赌一赌倒是无妨。

可是很多人生选择,若现在已经发现未来赌赢的收益将微不足道,但过程要承担的代价并不小,那这赌博不就不成比例了?此外,代价还不单单只是考虑直接投入的金钱与时间,连机会成本也得想清楚。

对这位年轻人而言,待在一个收益有限的地方不单单只是付出时间,甚至还有别处机会成本的损失,这些也都得考虑进去。回去细细算算,其实会发现待在安适区的成本往往非常高。

当然,没人说你不能去赌不确定性,搞不好公司哪天被UPS或被Amazon收购他会变成这些大公司台湾分区的财务经理。只是这机率到底有多高?自己是否能做些什么促成这事情发生?还是只是一个毫无理由的期待?如果自己无法做些什么来促成那可能性,目前又看不出那种极端状况发生的徵兆,那最后失望的机率通常是 极大的……

所以在选择任何选项前,自己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要为“万一期待没发生我该怎么办”做个完善的规划。换言之,如果自己想清楚了,也对最坏状况有心理准备,那当然可以在某些时间赌一把。

另外,赌一把也不是乱下注,有些人还会Planfortheworst。这样就算赌输了,也还有ContingencyPlan,也不至于一无所获。而有计划的赌博,其实就会区别人在命运上的变化,以及快乐程度。

所以呢,任何决策时“收益及其机率”,“风险及其机率”,四个要素都考虑过,这才是正确且理性的决策方式。此外,对未来不要过度悲观,但也切勿过度乐观。所有选择都有代价、也都有风险得承担。Hopeforthebest,butplanfortheworst.这句古谚语,大概就是这么一回事了。



(资讯责编:张露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