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正文

湖南一对父子同窗学习三年 双双考上大学

9月13日,44岁的蒋忠新将在湖南邵阳学院开始他的大学生活。这名湖南新邵二中师生都熟悉的陪读父亲,终于用3年努力实现了他的大学梦。此前两天,他的同班同学——儿子蒋明(尊重当事人的意见,用化名)迈入了湖南一所重点大学的校园。蒋忠新,新邵二中279班的一名高考生,即将成为邵阳学院法律系的一名大…

9月13日,44岁的蒋忠新将在湖南邵阳学院开始他的大学生活。这名湖南新邵二中师生都熟悉的陪读父亲,终于用3年努力实现了他的大学梦。

此前两天,他的同班同学——儿子蒋明(尊重当事人的意见,用化名)迈入了湖南一所重点大学的校园。

蒋忠新,新邵二中279班的一名高考生,即将成为邵阳学院法律系的一名大一新生,也是2014级湖南省年纪最大的大学新生。

国际国内新闻报道,6月24日,高考成绩公布。他得了477分,蒋明得了550分,分别超出湖南理科二本线35分,一本线28分。

“考砸了!”在别人看来皆大欢喜的成绩,却让蒋忠新很不满意,接到儿子汇报分数的电话时,“各自痛心。”

“我是语文考砸了,不然肯定能上一本!”对自己的高考成绩,蒋忠新很是不满。

考大学?老蒋,你开玩笑吧

如果不是因为儿子,蒋忠新的“大学梦”大概不会成为现实。

1990年年底,蒋忠新和妻子在上海打工,儿子蒋明在上海读小学。儿子读初一那年,蒋忠新全家回到了新邵老家。他用多年的积蓄,承包了村里的杨梅林山。

儿子在外地读初中时迷上了上网。在新邵二中读高一时,蒋忠新常接到老师的电话,说他儿子又出去上网了,让他去学校一趟。被叫得多了,蒋忠新也烦了。

儿子不听话,他不打也不骂,直接让他去梅林山挖土去。“你不学习,总得干活吧。”也许是蒋明心生愧疚,二话不说扛起锄头就挖土。

“一直挖一直挖,你不喊停,他就不会停。一上午手上就磨起了血泡。扛树也是,从山那边扛到山这边,一棵又一棵。我当时想,这孩子还是个好孩子。”蒋忠新说。

于是,2011年,蒋忠新和妻子在新邵二中租了一个退休教师的房子。把家搬到了学校,决定让儿子重读高一。

在学校,蒋忠新不玩牌、不搓麻将,平时就钓钓鱼,其余时间常翻儿子的书。

有一次在翻看儿子的书时,蒋忠新想:“这题也不难啊,为啥我不能参加高考,考个大学?”

“我把想法告诉儿子,儿子很惊讶,说我年纪太大了。”蒋忠新回忆道。

生于1970年的蒋忠新,在家里排行老大,他还有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读大学的想法一直不能实现。

初中毕业后,他上了一所职业高中,学习修电动机。高三时,蒋忠新参加了高考,考了401分,当时的分数线是420分。

他不甘心,自己跑到新邵七中去复读了半年,想再次参加高考,可父亲以身为长子应该早点分担家务为由将他叫了回来。大学梦就此终结。

“我们那代人对上大学有天然的向往,‘天之骄子’这个词太吸引人。”蒋忠新说。所以,即便不能参加高考,他也在不停地学习,通过各种努力参加成人自学考试,无奈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现在,这个高考梦被儿子的书本重新点燃。不过他不敢轻易跟别人说,而是先试着听老师们的讲课。

于是,在高一279班,总会出现这样一幕,在教室的窗外,站着一个微胖的中年大叔,隔着窗户望向教室,听得津津有味,有时一站就是一上午。

没过几天,蒋忠新就找到了班主任周慎,跟他说:“我要跟儿子一起读书,要考大学!”

“开什么玩笑!”周慎以为蒋忠新说着玩玩,也就没放在心上。

第二天,蒋忠新又找到他。“我觉得他不可能坚持下来,不说别的,光坐在教室里,也坐不住啊。”比蒋忠新只大一岁的周慎当时这样想。

“蒋大叔,太牛了”

“陪读”在新邵二中的实验班279班并不少见。高三时,班里三分之一的学生父母会在学校附近租房照顾孩子的生活,可搬到教室跟儿子一起上课考大学的只有蒋忠新一个。

家里谁赚钱,杨梅林谁管理?考上大学以后怎么办?这些现实问题摆在蒋忠新面前,何况还有村里人在后背指指点点,觉得他变傻了。

“那时候啥都不想,就想考个大学!别的管不了那么多!”在蒋忠新看来,儿子考上好大学、自己考个大学,比什么都强。

在蒋忠新妻子眼里,以前打工都是拿“汗”换钱。将来有了文凭,再赚钱就容易些了。

蒋忠新为他的高考计划作了安排:杨梅林交给岳父打理,这3年就用打工的积蓄支撑。

于是,他到教务处领了书,坐到了教室最后一排,而儿子就坐在他前面一排。刚进入教室时,蒋忠新还有点紧张,班里的同学也不适应。

“隔壁班的同学都跑来我们班围观。”蒋忠新的同桌女生说。

班里的年轻女英语老师,第一堂课上看到这样一个大叔坐在下面,也觉得惊讶。

“全家搬进学校里是为了儿子,可我坐进教室里,拿到课本那一瞬间觉得自己就是来读书的!”蒋忠新说。

早自习、早操、英语、数学、语文、化学、物理、生物……上午4个小时,下午4个小时,晚上3个小时……他跟高一的学生一样的作息,一样的日程安排。

“蒋大叔刚刚学早操时,班里同学还开玩笑笑话他呢。”隔壁班的同学周敏琪说,“不过蒋大叔人好,从来不会发脾气,总是笑嘻嘻的,蒋明有时候也会过来解围,教蒋大叔做动作。”

“没过一星期大家就熟了,该咋样还咋样。上课的时候,蒋大叔还经常提问。”授课老师也开始熟悉这位中年学生,也习惯了他上课的各种提问。

“蒋大叔上课的时候特别爱提问,我们物理老师都有点怕他。”蒋忠新同桌女生笑嘻嘻地说,“不过蒋大叔人很温和,有同学问他问题,他都能给人家讲三遍,这要是我早就烦了。”

尽管蒋忠新如此认真,还是有人不理解他的这一“疯狂”举动。学校的几个老师私下里跟蒋忠新打赌,“如果能考上一本,我们就凑1万块钱给你!”老蒋回头就告诉儿子,“这1万块钱咱们拿定了!”

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他和蒋明已经不像是父子,更像是朋友。下课的时候,两人讨论问题到了争吵的程度。上课的时候蒋明与同学说话,蒋忠新就悄悄提醒不要说话,以免影响其他人。

“别说蒋明,班上其他同学都敢跟老蒋勾肩搭背的,他脾气好,对学生也温和。”生物老师说。

原本,为了防止他影响其他同学,班主任跟他约法三章:“不早退”、“不旷课”、“守纪律”。结果发现,约法三章完全是多余的。

蒋忠新慢慢进入状态,第32名、第16名、第8名、第4名。他的成绩一步步地提升,用他的话说是“呈等比数列上升”。

蒋忠新的第4名成绩震惊了许多人,有同学开玩笑说:“有个大叔来踢馆了!”

“蒋大叔,太牛了!”一群男同学总会这样喊。

蒋忠新的成绩刺激了蒋明,“他俩经常打赌,看谁考得过谁,谁输了就给对方买鸡腿吃。”蒋明的好哥们李诚笑着说,“我们食堂的鸡腿一块五一个,你看蒋叔的样子就知道没少吃。”蒋忠新的勤奋在班里是公认的。

“他 的笔记做了好几本,每天早上我去的时候,他早早到了。一开始我还觉得坐一个月他就会放弃,没想到啊!”在周慎的印象中,蒋忠新只请了3次假,两次事假是因 为2011年和2012年的清明节,他的杨梅园因村民扫墓祭祖燃放鞭炮,造成火灾而遭受重创,村里要他回去协商赔偿问题;另外一次是老蒋重感冒请了两天 假。

“那些公式和单词,蒋大叔都是不停地读、不停地背,哎呦,我都看不下去了。要说我们班最勤奋的人,说他是第二,没人敢做第一!”蒋忠新的同桌女生说。

蒋忠新不仅跟学校的师生玩得来,碰到学生解决不了的事,他这个中年高中生总是挺身而出——帮同学们出主意。

“社会上的一些青年没事来找茬儿,蒋大叔都劝我们不要硬碰硬。”周敏琪说。在周慎眼里,蒋忠新是他的班主任助理,简称“班副”。

“老蒋跟班里的同学关系好,有时候他们的心事不告诉老师,但会告诉老蒋,碰到学生们为难的事,老蒋就会告诉我。”周慎对这个“班副”很满意。

“我们不怕蒋大叔打小报告,蒋大叔都是明着来的。”他的同学周峥嵘说。

最新国内新闻报道,在同学的描述中,班里有人吵闹,蒋忠新都会出来说一句,而同学们一般都给面子。

“有一次,班上有人抽烟,蒋大叔说了两次教室里不许抽烟,都不管用。结果,班主任一进教室,蒋大叔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跟班主任告状,说教室里有人抽烟。”同学苏苏说,“这以后,同学都不怎么敢抽烟了。”

“我们这几个老师都佩服他这股认真劲,如果要让我们去参加高考,不一定能考上呢。”周慎说。

“最艰难的都走过来了,还怕什么”

在不知吃了多少儿子输给他的鸡腿后,高三来了,蒋忠新的成绩开始滑落。儿子蒋明的成绩则在跟他的打赌中步步攀升,最好的一次考了全年级第6名。

“高三时,我一次都没考过儿子。”蒋忠新笑着说,“儿子早自习晨读时唱歌,我都不管他了。”

蒋忠新成绩下滑有年纪大,记忆力、运算能力不如年轻人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却是“高三这年,是家庭最艰难的一年”。

2013年4月,一个亲戚跟蒋忠新借了钱失信未还,杨梅林也一直没有收入。老蒋一家生活陷入窘境。

“每个月,都要去弟弟家里领生活费,那段时间真是困难。”蒋忠新回忆起来不免唏嘘。

周慎也记得,有一次老蒋找到他,问能不能让儿子的学费缓交。“老蒋他自己的学费,我们二中已经免了,班费我基本上也没要,给垫上了。”

在老蒋的铁哥们赤水村村支书眼里,蒋忠新是个倔脾气的人,“他认准的事就埋头做下去”。

蒋忠新的岳父,一个80多岁的干瘦老人谈到自己的女婿和外孙,就忍不住笑,露出还剩几颗的黄牙,“一下子出了两个大学生!”

在蒋忠新的兄弟姐妹看来,老蒋上大学对于他们不是“多反常”的事儿。蒋忠新的弟弟,现在邵阳市当律师,当年也是自学法律,考取了律师资格证。蒋忠新的妹妹如今也在自学,准备考注册会计师。

“他们一家子脑子都好使,都爱学。”村支书总结道。

因为无人照看,老蒋的杨梅山荒了,多年打工的积蓄也快用光了。“啥都没有了,就剩一张录取通知书了,咋能不好好学?”蒋忠新说,“最艰难的日子都过去了,还怕个什么!”

如今,为了方便蒋忠新读书,一家人又搬到邵阳。

“不知道邵阳学院能不能给我免学费。”老蒋挠挠头道,“边上课边打工吧。”


(资讯责编:张露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