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正文

抱怨只是自我放纵并不能平衡工作与生活

要真正成功平衡工作与生活,惟一的方法就是:遵从内心的喜好,找到自己的使命,学着去欣然接受工作与生活之间的不平衡。为什么每个人都如此关心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呢?坊间传言,按照上世纪50年代流行心理学的说法,工作狂都贪婪自私,注定死于心脏病。据今日国内新闻了解,事实并不真是这样。就像…

要真正成功平衡工作与生活,惟一的方法就是:遵从内心的喜好,找到自己的使命,学着去欣然接受工作与生活之间的不平衡。

为什么每个人都如此关心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呢?



坊间传言,按照上世纪50年代流行心理学的说法,工作狂都贪婪自私,注定死于心脏病。

今日国内新闻了解,事实并不真是这样。就像大卫·奥格威(DavidOgilvy)曾经说:“人们死于厌烦、心理冲突和疾病,但他们不会死于辛勤工作”。如果你的工作很有意义,这尤其如此。

对于工作量过大的有害影响,大多数研究都依赖于对超负荷工作量的主观评估。它们没能理清研究对象对工作本身的理念和情感。让你厌烦的事情肯定会显得乏味。如果你讨厌自己的工作,你就会觉得任何的工作量都是多余的,这就像强迫一个人吃一大盘他并不喜欢的食物,还问他是否吃饱了。

从真正意义上讲,只有不享受工作的人才会觉得工作超负荷。同样地,如果你在工作中缺乏归属感,或者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成就感,哪怕一丁点儿工作也会让你觉得索然无趣。

也许,该重新定义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了,或者,至少停止考虑这个问题。

以下是一些建议:

■辛勤工作可能是你最重要的职业武器

事实上,尽管你足够聪明,或者足以胜任某项工作,但仍然只有辛勤工作才会让你脱颖而出。工作狂有更高的社会地位,每种社会中都倾向于如此,哪怕像加勒比海、地中海地区、南美这样的落后文化也不例外。人类文明的每项重大成就,从文学到科学到体育,都是这些更为努力的人的工作成果。

巧合的是,他们根本不关心要去维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成就超凡的人寿命更长,他们很多人工作至生命最后一刻。毫不奇怪的是,世界上工作最努力的10个国家贡献了全球GDP的绝大部分。

■归属感是区分工作狂的利弊之所在

简单地说,对于你来说,哪怕一丁点儿无意义的工作,也比大量有意义的工作坏得多。工作与人际关系颇为相似:花一周时间做你讨厌的工作,就像与你不喜欢的人共处一周,都会让人心生不快。

然而,一旦你找到合适的工作,或合适的人,再多的时间投入也让人甘之如饴。做你喜爱的工作,你就会深爱这份工作,让你热衷于辛勤工作、更长时间的工作。如果你不喜爱现在的工作,就应该换另一份工作――职业转变在任何时候都不会为时太晚。

技术并没有破坏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而只是凸显了你的工作有多无聊,你过去的生活有多乏味。

你是否曾想过,即使在与多年未见的朋友共进晚餐时,在庆祝周年纪念日时,在看电影时,在第一次约会时,为什么你都会忍不住看手机呢?

原因很简单:这些事情都不如电子邮件、Facebook或者Twitter的内容更新那么有趣。现实生活被高估了,尤其与网络相比较时更是如此。技术并不只是消除了工作与生活之间的界限,它还改善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应付工作而没有追求事业的人才会担心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因为他们没能享受工作。

如果你有幸去追求自己的事业,而不只是应付工作,那么你就应该欣然接受工作与生活之间的不平衡。事业提供了更高层次的目标方向感,而工作只是提供一份收入。工作承担着你做的事情;而事业却承载着你热爱的东西。如果你总是每天、每周、每月地算计自己的工作时间,很可能你就是在应付工作而不是在追求事业。

相反,工作与生活之间的界限越是模糊,你越可能在工作上和生活中都取得成功。真正的事业不是一份朝九晚五的苦差事。如果享受自己的工作,你自然而然就会坚持工作。事业上的成功取决于消除工作与玩乐之间的界限。如果把工作和生活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谁还会关心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呢?

■抱怨工作与生活之间没能很好地平衡,这不过是一种自我放纵的行为

我们生活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自我感觉良好,这种理念对于社会发展毫无意义。它源于对积极心理学的曲解,事实上,积极心理学推崇的是自我发展和自我成长,而不是自我陶醉和自我放纵。这种曲解也说明了,为什么在西方国家,会有那么多人抱怨没能在工作与生活之间取得很好的平衡,以此来寻求关注。

关注最新国内新闻: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东方与西方的对比研究方兴未艾。在日本、中国或新加坡等东方国家,通常,即使人们更为努力地工作,却很少抱怨工作与生活中的不平衡。在部分程度上,西方国家的失业问题和经济发展停滞,就是由于西方人优先考虑休闲娱乐而不是工作导致的。

总之,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这个问题,不在于你不能将两者分开,而在于你不能融合它们。其根源就在于,很少有人能够享受他们的工作。要真正成功平衡工作与生活,惟一的方法就是:遵从内心的喜好,找到自己的使命,学着去欣然接受工作与生活之间的不平衡。



(资讯责编:张露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