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社会 > 正文

冰桶挑战在中国为何行动和捐款冷热不均

关注今日国内新闻内容,7月发起于新西兰抗癌组织、并以美国波士顿为扩散中心的冰桶挑战接力运动,一个月内即传入中国,已有包括郭台铭、雷军、周鸿祎、姬十三、王思聪等商界知名人士完成了冰桶挑战。许多体育和演艺界明星也发布挑战视频。不过,与火爆的明星参与热情相比,捐款账单要清冷许多。截至8…

关注今日国内新闻内容,7月发起于新西兰抗癌组织、并以美国波士顿为扩散中心的冰桶挑战接力运动,一个月内即传入中国,已有包括郭台铭、雷军、周鸿祎、姬十三、王思聪等商界知名人士完成了冰桶挑战。许多体育和演艺界明星也发布挑战视频。

不过,与火爆的明星参与热情相比,捐款账单要清冷许多。截至8月20日,有6000名网友通过微公益平台为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捐款,总额是150万元。而王思聪完成挑战后通过微公益平台捐款的100万,是目前金额最大的单笔捐款。

此前就有舆论认为,冰桶挑战在中国“变了味”,趋于娱乐化和被企业家利用,而偏离了慈善主调,微公益平台的数据或许可资佐证。但从冰桶挑战的规则和慈善文化在中国的发育背景来看,这一结论也许太悲观了。

冰桶挑战的特点是结合了娱乐性和公益性,并且给予参与者自由的选择权。你可以淋一桶冰水然后点名传递,也可以不淋水捐款,还可以既淋水又捐款。从公益的大理念来说,给潜在受助人直接捐款,当然是行善,但是通过参与游戏传递了关注“渐冻人”的理念,未尝不是行善。冰桶正好提供了一个赋予慈善公益以弹性的机会。它消解了通常我们面对慈善时的神圣感庄严感,等于用一桶冰水消减了慈善的门槛,它将娱乐与慈善巧妙结合,增强了传递性能。

当然,在中国慈善具有更为复杂的含意。以冰桶挑战在中国的表现论,它至少凸现了中国参与者的三种诉求:一是圈子存在感的诉求。到目前为止能够吸引舆论焦点的,都是各界明星。而点名传递的过程,即是圈子划定的过程。点名和被点名,客观上俱可“刷”出在圈子里的存在感和重要性来。二是品牌宣传诉求。特别是商界人士,由于明星聚焦效应,均可以通过此项活动加深社会对其个人及其主导产品的社会印象。三是娱乐诉求。淋水和点名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让自己得到快乐的过程。比尔·盖茨自己设计铁架子,郭台铭点名林志玲穿少一些,都属于此类。

最新国内新闻了解,尽管从中国传统的慈善理念讲,这些诉求多少有些名利场的喧嚣,有夹杂私货之嫌,但是,我们不能就此断定这些诉求不正义。突出明星的冰桶挑战,是自然的舆论倾向,在美国亦然。各路明星们在挑战中凸现自己的个性和诉求,也属人之常态。关键是,这些诉求的寻求和实现方式,并非建立在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上,那么,有何不可?实际上,冰桶挑战这种既强调娱乐又强调慈善的活动,暗含了这样的隐喻:慈善不必须完全利他,而可以做到既利他又利己。

当然,从冰桶挑战的最根本目的看,能否让受助人得到救助是最实质的指标。就此而言,目前参与者众而捐款额寡的情况,确实不匹配。以中国庞大的慈善需求,多一些高调的王思聪式的捐款者,比多一些高调的淋水者更有意义。

冰桶挑战之所以存在行动和捐款的冷热不均,从根子上讲,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养育滋润出深厚的慈善文化,而慈善文化的生成和强固,不是由一个游戏所决定的,而在于税负设计理念能否给予慈善更强有力的鼓励。有了这样的制度环境,慈善才可能行之如常。你郑重其事地做,娱乐式地做,都不再令人讶异。



(资讯责编:任波 )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