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社会 > 正文

“奇葩招聘”饱受诟病为何却屡止不禁

招聘员工为何要有国家二级运动员资格?关注今日国内新闻内容,近日,湖北省宜昌市工商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其中两个普通综合管理职位,被网友疑为“萝卜招聘”。宜昌市工商局人事部门一工作人员回应称,招聘启事上这两个部门经常搞活动,需要招聘运动人才。哈尔滨呼兰区地税局“乒乓球招聘”的余波还…

招聘员工为何要有国家二级运动员资格?关注今日国内新闻内容,近日,湖北省宜昌市工商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其中两个普通综合管理职位,被网友疑为“萝卜招聘”。宜昌市工商局人事部门一工作人员回应称,招聘启事上这两个部门经常搞活动,需要招聘运动人才。

哈尔滨呼兰区地税局“乒乓球招聘”的余波还未散尽,宜昌工商局又冒出“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招聘闹剧,“奇葩招聘”真是有点儿“疯狂”。人们所关注的,不只是奇葩条件有多么荒诞,而是其背后可能暗藏的权力寻租。

“奇葩招聘”饱受诟病,无论披上什么马甲,不管“剧情”有多精彩,其本质是利用公共权力满足私利,而且总有个“理直气壮”的“雷人”回答。工商局普通管理职位与体育运动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却以“经常搞活动”为由要招聘学士学位的运动人才。且不说这样的“回应”太过矫情也站不住脚,如此“奇才”又有多少人可以“对号入座”,怎不是典型的“因人设岗”?

关注国内新闻热点,需要指出的是,每一起“奇葩招聘”被聚焦,基本上是依靠网络监督的力量曝光,且循着“慢慢吞吞调查——轻描淡写回应——不痛不痒处理”的轨迹发展。吊诡的是,即便事实十分清晰、证据也很充分,但不光对忽悠公众的“雷人”回答少问责,而且在违规处理上也是能拖则拖、不了了之。毫不客气地说,问责惩戒力度的绵软,是造成“奇葩招聘”此起彼伏的重要内因。

事实上,在公职人员的招聘上,我们并不缺少制度,但奉行于行政体制和长官意志,招聘条件“私人定制”也好,操作程序“量身定做”也罢,在“权力大于制度”的语境下,有时只要领导一插手、一发话、一干预,“制度失灵”也就顺理成章了。何况,打着领导集体性质的决策幌子,“法不责众”更是挡箭牌。

其实,“奇葩招聘”就是一封举报信。在这背后,是哪些官员在用“权力”左右招聘?招聘条件是谁定制并拍板的?招聘资质审核又是如何进行的?这些问题不查清,权力“污泥”不铲除,“奇葩招聘”就会成为打不死的“小强”。

正如美国学者阿密泰指出的那样:“清除腐败,不仅仅是挑出一个烂苹果,更应该检查放置苹果的筐子。”让招聘的“苹果”不烂在奇葩的“筐”里,靠法治说话,需制度重构,招聘管理体系必须划出“红线”,并辅以严厉的问责机制来保证招聘程序正义。



(资讯责编:任波 )
标签:奇葩招聘 国内新闻热点 今日国内新闻 2014年07月21日 10:03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