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社会 > 正文

台风过境酷暑天救灾送棉被谁需反思

关注最新国内新闻,超强台风“威马逊”过境之后,琼粤桂三省区数十万受灾群众在高温炎热、水电中断的情况下等待应急救助,红十字会总会调拨2000床棉被运往灾区引起争议。广东红会有关人员称,救灾物资的需求由灾区工作人员层层上报。有人质疑其做法不专业,灾区干部也表示,棉被现在不需要。对此,红…

关注最新国内新闻,超强台风“威马逊”过境之后,琼粤桂三省区数十万受灾群众在高温炎热、水电中断的情况下等待应急救助,红十字会总会调拨2000床棉被运往灾区引起争议。广东红会有关人员称,救灾物资的需求由灾区工作人员层层上报。有人质疑其做法不专业,灾区干部也表示,棉被现在不需要。对此,红会回应称:基于地方需求,棉被用处广。

棉被风波:慈善要知“冷暖”

是不是每次应急救灾除了预案以外,还应该根据当地实际需求做一些调整?灾难之后,灾区附近省市的红十字会是不是应该第一时间协调联动,总会如何发挥统一协调的作用?

在紧急救灾的时候,一定要把眼光放到当下,尽快满足灾区民众的基本生活要求才是第一要义。生活有了着落,当地的社会秩序才能尽快恢复正常,民众的情绪才会稳定。

红十字救灾有预案展示的是其专业性,但从预案到实施,这期间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显然,红十字会在展开救助前,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网络优势,如果下面报上的请求可能存在不合常理之处,应进一步核实。救灾也好,做好事也好,不仅要有心,还要用心,用心就是让工作人员走到一线,了解受灾民众需求再作出决定,只有二者具备,才能真正达到救灾的目的。

如何让救灾物资的作用最大化,提高救灾效率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就算美国,也出现过救灾混乱的局面。因为这样的深层原因,从“汶川地震”以来,每一次灾难救助总会凸显各种争论,这种争论的根源既不是地方官吏所言,刁民锱铢必究寸纱不让;也不是坊间所传,红十字等公益组织救灾不当且不力,有贪腐之嫌。这种争执的根源更多来自救灾的人道主义原则和救灾组织好大喜功,不考虑实际操作而产生的冲突。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之后,美国政府也因为救灾引发媒体的批评,为此他们专门进行系统的调查,改进救灾程序。而这点,我们显然做得不够。

国内新闻网报道,棉被风波之后,红十字会又需要思考哪些问题呢?是不是每次应急救灾除了预案以外,还应该根据当地实际需求做一些调整?灾难之后,灾区附近省市的红十字会是不是应该第一时间协调联动,总会如何发挥统一协调的作用?除此之外,红十字会还要考虑救灾物资发放“撒花椒面”的做法,这样的做法虽然让报表看上去很漂亮,很短的时间内,救灾物资覆盖了足够的村落,但实际上这些救灾物资不仅不能发到灾民的手中,而且会给基层干部救灾带来巨大的麻烦。

救灾的时候不仅仅是救灾物资要对路,物资数量也要对路,看到报道,红十字会共计向海南、广东、广西700多万灾民发送家庭包5000个,不知道这5000个家庭包一个村能分多少个?什么时候才能发到村民的手里?而这些问题,恐怕真的需要红十字会用时间、用心来调查、来研究才能一点点地解决。□才让多吉(公益人士)

发棉被只是救灾“惯常动作”

此次救灾运送过去的物资是大批、大量的,而不仅仅就这两千条棉被,两千条棉被只是救灾物资中微不足道的一点儿东西而已,无需责备相关部门的不专业。

对于这种大热天捐棉被的救灾之举,有人认为,红十字会心系灾区积极救灾,其迅速反应值得嘉许,但却把宝贵的人力、财力和运力用错了地方。相关部门应该用专业的方式做专业的事情。

在极端天气面前,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建立了自然灾害预警机制,前有预警,后有救援。台风“威马逊”,在菲律宾叫“格琳达”,早于中国在16日已经肆虐菲律宾的经济核心地带。菲律宾是台风灾害频繁的国家,每次台风来临之前,都会有一些“惯常动作”。比如这一次在“格琳达”到来之前,菲律宾全国严阵以待,幼稚园至中学停课,部分政府机关提前下班,高架帆布广告海报提前撤下,低洼地区民众将家电搬往高处,重要文件装进塑料袋,救灾部分提前将救灾物资运进临时收容中心等等。虽然准备如此充分,“格琳达”依然造成菲国89人死亡,财产损失达10亿元人民币。

台风从菲律宾来到中国东南沿海,我们在应急方面也已做足了准备。我的一个朋友在湛江某农场工作,“威马逊”到来之前,农场就事先切断电源,每人分发数包泡面和几根蜡烛。昨天我问他现在最需要什么,他说,“被子倒真的不需要,但生活用品也基本不缺,昨天断水断电,不过应急预案很快生效,水电现在也都有了。可是农作物受灾严重,种植的香蕉等作物几乎毁于一旦,今年的收成应该没有了。”

面对此次台风救灾的棉被事件,我们没必要批评相关部门的救灾是那么的不专业,因为在充分准备依然不可避免生命财产巨大损失的灾难面前,我们需要大家都伸出援手,同舟共济。我们要知道,受灾的人民有几百万之众,此次救灾运送过去的物资是大批、大量的,而不仅仅就这两千条棉被,两千条棉被只是救灾物资中微不足道的一点儿东西而已。

去年超强台风“海燕”重创菲律宾,面对政府在救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菲律宾一位官员说了一句话:“我们从未说过不会犯错,但我们从来没有故意忽略自己的责任”。我觉得,在灾难面前,面对此次棉被事件,我们大家应该用这句话去相信、去理解所有的救灾行动!



(资讯责编:任波 )
标签:最新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网 送棉被救灾 2014年07月21日 09:15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