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社会 > 正文

“知假买假”胜诉 增强消费者依法维权的信心

市民沈某在北京某超市购买超过保质期的啤酒和油辣子后,依据《食品安全法》起诉超市,要求10倍赔偿。关注最新社会资讯,近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支持消费者沈某的诉讼请求。据悉,沈某在购买了过期食品后,依法要求超市赔偿遭拒,便一纸诉讼请求“假一赔十”,一审法院经审理判决商家作…

市民沈某在北京某超市购买超过保质期的啤酒和油辣子后,依据《食品安全法》起诉超市,要求10倍赔偿。关注最新社会资讯,近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支持消费者沈某的诉讼请求。

据悉,沈某在购买了过期食品后,依法要求超市赔偿遭拒,便一纸诉讼请求“假一赔十”,一审法院经审理判决商家作出10倍赔偿。被告不服上诉,认为沈某是知假买假,非普通消费者,属职业行为,不应获得法律支持。北京一中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二审驳回被告上诉,维持一审判决。

“知假买假”胜诉,彰显着法律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无疑将大大增强消费者依法维权的信心。2014年1月9日,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因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纠纷,购买者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权利,生产者、销售者以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仍然购买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规定从今年3月15日起施行。这意味着“知假买假”行为不影响消费者主张和维护自身权益与权利。

在食药品问题频发,消费者维权普遍艰难的现实语境下,这一司法解释意义重大。首先,对广大消费者而言,因受专业知识及能力的限制,要想对超市货架上摆放的林林总总、不计其数的食品逐一甄别身份真假,无疑非常困难。即便买到了假冒伪劣或存在争议的食品,因时间耗费不起,许多消费者无奈地放弃维权,自认倒霉。少数不法无良商家恰恰利用顾客这种心理,将一些过期变质的食品冒充合格,鱼目混珠。面对商家缺乏自律以及消费者食药品专业知识的匮乏,职业打假人的存在,并依法保护他们的权益,就有其必要性。虽然职业打假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但对于强化食品监督,净化市场,功不可没。

其次,对商家而言,当法律意识、自律意识、职业道德薄弱,食品安全质量规定执行不力时,职业打假无疑就是他们的克星。强化食品安全管理,整治市场乱象,法律责任追究与经济处罚两个“轮子”要一起转,法律具有强大的震慑作用。但从经济上考量,职业打假人的存在实际增加了商家造假、售假的成本,当他们罚不起、赔不起时,造售假行为势必收敛。

市民沈某是否属于“知假买假”,法院未作定性,也无须定性。窃以为,就当下而言,知假买假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知假买假多多益善,如果更多的消费者都去留心“知假买假”,那么市场上的假冒伪劣就难逃监督的法网。



(资讯责编:任波 )
标签:知假买假 消费者权益 社会资讯 2014年06月23日 10:32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