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社会 > 正文

网瘾少女之死 如何终结强制性戒网学校

关注最新社会资讯,近日,在郑州搏强新观念生活培训学校(简称搏强学校)里,数小时“加训”之后,新乡19岁女孩灵灵死亡,周口14岁女孩新新受轻伤。这所自称为“问题少年中原教育第一品牌”的学校,在有些家长心中是让孩子改头换面的好学校。目前,搏强学校涉事的五名老师目前已经被当地警方刑事拘留…

关注最新社会资讯,近日,在郑州搏强新观念生活培训学校(简称搏强学校)里,数小时“加训”之后,新乡19岁女孩灵灵死亡,周口14岁女孩新新受轻伤。这所自称为“问题少年中原教育第一品牌”的学校,在有些家长心中是让孩子改头换面的好学校。目前,搏强学校涉事的五名老师目前已经被当地警方刑事拘留,该校管理混乱,目前已经撤销了其办学资质。

又见戒网悲剧。这个打着“新观念”名号,并自诩为“问题少年中原教育第一品牌”的学校,却被现实证明为暴力与野蛮的“野蛮营”。其中的反差与荒诞,无论如何都难以令人接受。或许,将之横向对比其他发生过类似暴力的悲剧,这所学校并不具有太多的特殊性——封闭式管理,军事化乃至暴力培训,在办学资质与教学方法上涉嫌多重违规但却又一路享受绿灯。以此而言,纵容这类野蛮学校的存在,相关监管的乏力显然难辞其咎。

然而,如果没有死亡悲剧的发生,这所学校是否会被看成是不正常的?换言之,在闹出人命之前,它或许已违背相关法律,但为何依然受到众多“问题少年”家长的追捧与信任,甚至是监管部门的默许?类似发生在戒网瘾学校的悲剧,我们实在不陌生。早在5年前,网瘾少年邓森山之死时,媒体报道就作出如是判断:治疗网瘾,已经从医学和教育问题,逐渐变成一个消费指向。这未尝不是一种意味深长的提醒:与强制性戒除网瘾的悲剧所对应的,除了监管上的平庸与失职,社会于“网瘾”现象上的普遍性观念迷失,亦不得不被重新审视。

我们通常意义上所称之的“网瘾人群”,确实是一个不争的存在,如何戒“网瘾”也有着现实性的需求。这也正是滋生众多强制性戒网学校的时代背景。在“治疗匮乏”的恐慌之下,加之一部分尚未被科学证实的“强制性治疗”概念的流行,所谓的“戒网瘾”偏离医学与教育的内核,直至演变为暴力手段,冥冥中成为一种必然。

多少罪恶假借戒网而行之?暂且不论强制性戒网的科学性,这起悲剧中,尤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死于“加训”的佳佳已有19岁,已属具有行事能力的成年人,为何依然能够被强制戒除网瘾?而至于未成年人,强制性被送入这类似是而非的“培训学校”,监护人的失职更属毫无争议。此一细节无疑再次说明,单从强制戒网的手段来看,其对法律边界的突破,都应该引起必要的重视与警惕。

即便“网瘾少年”的称谓,打着戒除网瘾旗号的学校已出现多年,但至今来说,在国际上,网瘾并未被纳入精神疾病的范畴之内,在国内,学术界的争议也一直存在。可以说,所谓的“网瘾”概念或是“网瘾少年”的定义,在一开始就显得面目可疑,欠缺必要的医学伦理与教育理念支撑。于此而言,要终结网瘾学校中的野蛮与悲剧,显然还需要一场社会性的观念纠偏与厘清。

该如何凭吊一位网瘾少女之死?如果说观念性的改造注定需要时日,纠偏的过程也过于漫长。但至少,终结那些面目可疑的强制性戒网学校,代之以更为科学与文明的行为引导,终归是可以即时开启的。



(资讯责编:任波 )
标签:戒网学校 社会资讯 19岁女孩灵灵死 2014年06月17日 09:05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