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社会 > 正文

治理“出租残疾证”提升残疾人就业机遇是关键

关注最新社会资讯,近日,一些招聘网站登出不少出租残疾证的信息。据调查发现,一些残障人士即便不到企业上班,只需“挂靠”企业,采取假工作的方式,就可以获得一定收入以及社保。而一些企业为了躲避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节省开支,也采取“假用工”方式招收残障人。著名社会学家孙立平认为,不管…

关注最新社会资讯,近日,一些招聘网站登出不少出租残疾证的信息。据调查发现,一些残障人士即便不到企业上班,只需“挂靠”企业,采取假工作的方式,就可以获得一定收入以及社保。而一些企业为了躲避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节省开支,也采取“假用工”方式招收残障人。



著名社会学家孙立平认为,不管一个制度设计得多么完善,一个缺乏公共精神的人,都会从中发现漏洞;这一点,在“出租残疾证”一事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这边厢,企业利用租赁残疾证来规避残疾人就业保障金;那边厢,少数残疾人通过出租残疾证来获取收益,利益合谋让“出租残疾证”成为一种交易,双方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只不过,“出租残疾证”看似互利共赢,实质上却让制度善意落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设置的初衷,在于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扩大残疾人就业的社会支持,帮扶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出租残疾证”用一种作伪的手段切割社会信任,让制度善意在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力。

对于残疾人来说,劳动就业是走向社会、参与社会、融入社会的重要渠道。残疾人不仅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和社会保障,还可以使原来已经失去的某些身体机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更为关键的是,劳动就业构建了残疾人的人生价值和社会认同,避免了残疾人被边缘化和“污名化”。

然而,一边是丰盈饱满的理想,另一边却是空洞乏力的现实。长期以来,残疾人在劳动力市场中饱尝社会歧视之苦,承受社会排斥之痛。诚然,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救助体系还有缺陷,但最大的痛心不是那些暂时还“无”的制度,而是那些已“有”的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流于形式,在不少时候“形同虚设”,被一些投机者“钻了空子”。

为什么企业宁可租赁残疾证,也不愿意招聘残疾人?在发展的语境下,效率具有天然的合理性,资源应该被如何利用,往往取决于哪种利用方式更有效率。企业招聘员工通常也会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寻求性价比高的员工。在劳动力供求关系失衡的格局下,企业从利益算计出发,忽视社会责任,将残疾人拒之门外。

当“出租残疾证”成为一门生意,残疾人虽然在短期内增加了经济收入,但其脆弱的生存生态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从这个角度上说,加强市场监管,避免“出租残疾证”的弄虚作假固然重要,提升残疾人在就业市场中的机遇和地位才更为关键。说到底,残疾人需要的不仅是“饭票”,更是可以安身立命的“饭碗”。



(资讯责编:任波 )
标签:出租残疾证 残疾人就业率 社会资讯 2014年06月12日 09:03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