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社会 > 正文

一纸意见和禁令不能彻底根除“拉链马路”

南京市政府日前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意见》,其中规定要严格落实“新建出新道路五年内不得开挖”要求,对每年需要开挖道路实行年初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予以严格审批把关。每年确定开挖道路总量和同步开挖面积占比等刚性指标,并向社会公示,严格控制道路开挖行为,减少施工扰民。…

南京市政府日前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意见》,其中规定要严格落实“新建出新道路五年内不得开挖”要求,对每年需要开挖道路实行年初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予以严格审批把关。每年确定开挖道路总量和同步开挖面积占比等刚性指标,并向社会公示,严格控制道路开挖行为,减少施工扰民。

关注今日热点话题,生活在城市中,恐怕无人没受过“拉链马路”之苦。2009年,青岛竟然有487条道路开挖,个别道路还出现了8个月内连续开挖3次的情况。尽管这个案例看似极端,类似现象绝非青岛特有。为应对“拉链马路”,不少城市多出台“3至5年内不重复开挖”的规定,但实际上难以得到彻底执行,“禁令”并不具有“震慑作用”。

南京出台的“道路开挖须公示”,虽然更人性化了,也懂得尊重民意,但能不能真正解决“拉链马路”之痛?毕竟,“公示”又不是不挖,只是多了一个“民意程序”,民众无权无力去阻止。

“拉链马路”造成的浪费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据测算,道路施工导致需要开挖损坏部分设施收费是:沥青路面每平方米300多元,水泥路面每平方米为170到200元……诸如此类加起来,城市道路每挖1米得花费上万元。这样的费用每年还会上涨。除了算得清的成本,还有许多算不清的成本,包括施工污染、安全隐患、交通堵塞、汽车油耗、行人误工误时费用等等,更沉重的隐形成本则是政府声誉的流失。

解决“拉链马路”,靠几个“禁令”或“意见”,肯定不行,还需要技术上的努力。据了解,现在最佳的技术解决方案就是建设“共同沟”,即城市地下管道综合走廊。这是指将设置在地面、地下或架空的各类公用类管线集中容纳于一体,并留有供检修人员行走通道的隧道结构。就是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市政、电力、通讯、燃气、给排水等各种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彻底改变以往各个管道各自建设、各自管理的零乱局面。各管线需要开通时,只需通知有关负责部门,接通接口即可,既便于修理,又节省了国家的资源。

发达国家很多年前就开始建设“共同沟”了,比如日本,在1963年颁布了《共同管沟实施法》,解决了共同管沟建设中的资金分摊与回收、建设技术等关键问题,并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多次修订完善。可目前国内仅有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少数几个城市的少数地方建有“共同沟”,而地下管线的相关法规更是严重滞后。除了《城乡规划法》中关于地下管线的指导性意见外,至今仍无全国性的地下管线管理办法。再加上城市的管理者不愿意将钱投资到老百姓“看不见”的“地下”,也就造成了“拉链马路”的困厄。



(资讯责编:任波 )
标签:拉链马路 今日热点话题 2014年06月05日 09:29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